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诗歌文学内容页

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设计范文(范文3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枯竭、滥用、和蔼可亲”等词语的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体会说明文用词的严谨、准确,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明白“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环保意识。

掌握文中说明事物的方法,如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

教学难点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深入理解“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地球在宇宙中运行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美丽外观。

提问:“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地球?”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地球的初步印象。

引出课题《只有一个地球》,板书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教师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通过PPT展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枯竭、滥用、和蔼可亲”等较难的词语,如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结合生活实际等。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地球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总结:地球的美丽渺小、地球的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学习地球的美丽渺小部分(第1 - 2自然段) 指名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找出描写地球美丽和渺小的语句。

分析描写地球美丽的句子,如“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体会地球的可亲以及作者对地球的赞美之情。

分析描写地球渺小的句子,“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球体。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通过列数字(六千四百千米)、作比较(同茫茫宇宙相比)、打比方(像一叶扁舟)的说明方法,感受地球的渺小。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地球的美丽与渺小。

学习地球的资源有限部分(第3 - 4自然段) 学生默读这两个自然段,思考:地球有哪些资源?这些资源的现状如何? 交流汇报,明确地球的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分析“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等句子,体会资源面临的危机。

组织小组讨论:造成资源危机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

学习目前人类无法移居部分(第5 - 7自然段) 自由朗读这三个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目前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找出相关语句,如“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通过列数字(40万亿千米)说明距离之远,突出目前找到适合人类居住星球的难度之大。

结合“科学家已经证明,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也是遥远的事情。

”体会目前人类无法移居的现实。

引导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是从反面说明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学习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部分(第8 - 9自然段) 齐读这两个自然段,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精心保护地球?怎样保护地球? 引导学生理解“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再次强调“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行动来保护地球,如节约用水、绿色出行、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回顾课文内容,总结“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强调保护地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播放一段地球遭受破坏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五)布置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以“保护地球”为主题,写一篇倡议书,呼吁大家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会写“莹、裹”等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晶莹、摇篮”等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地球的唯一性和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关于地球资源有限和目前人类无法移居的内容,明白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学习文中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感受作者对地球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将保护地球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地球美丽风光的图片,如广袤的草原、湛蓝的大海、茂密的森林等,让学生欣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接着展示一组地球遭受破坏的图片,如被污染的河流、荒芜的沙漠、浓烟滚滚的工厂等,引导学生对比,提问: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 引出课题《只有一个地球》,让学生带着对地球现状的思考进入课文学习。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字典或同桌互助解决读音和字形问题。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采用多种形式认读,如开火车读、小组读、个别读等,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读准字音。

重点指导生字的书写,如“裹”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蔼”字的部首等,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归纳为四个方面:地球的美丽渺小、地球的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分组学习,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地球的美丽渺小组:找出描写地球美丽和渺小的语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如“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写出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球体。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通过列数字和打比方,突出地球的渺小。

地球的资源有限组:探讨地球资源的种类、现状以及造成资源危机的原因。

分析“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体会“本来”“随意”“滥用”等词的表达效果,感受资源保护的紧迫性。

目前人类无法移居组:研究人类无法移居的原因,理解文中数据和实例的作用。

如“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科学家已经证明,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也是遥远的事情。

”通过这些内容,明白地球对于人类的唯一性。

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组:思考保护地球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全班交流讨论。

教师适时引导、点评,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总结写法,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总结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并体会这些方法对说明事物的作用。

让学生仿照课文的说明方法,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进行介绍,写一个片段,字数在200字左右。

展示一些环保公益广告或宣传视频,鼓励学生课后制作一份关于保护地球的手抄报,向身边的人宣传环保知识。

(五)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希望同学们将环保意识落实到行动中。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课文内容和生字词的理解。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地球环保的信息,下节课分享。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正确读写和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如“慷慨、恩赐、枯竭”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积累优美语句。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学习作者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地球的资源状况以及面临的危机,体会保护地球的迫切性。

掌握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透过文字体会作者对地球命运的担忧,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引导学生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问题引导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地球有多少了解呢?谁能说一说你眼中的地球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地球的认识。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出课题《只有一个地球》,并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连贯,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教师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通过PPT展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纠正读音错误。

利用图片、实物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慷慨、恩赐、枯竭”等词语的意思。

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出课文围绕地球的特点、资源、移居可能性以及保护地球等方面展开叙述。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学习地球的特点部分(第1 - 2自然段) 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思考:地球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分析“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句话,体会作者对地球的赞美之情,以及运用打比方的手法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的妙处。

分析“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球体。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通过列数字和打比方,感受地球的渺小。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地球的美丽与渺小。

学习地球的资源部分(第3 - 4自然段) 默读这两个自然段,思考:地球有哪些资源?这些资源的现状如何?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概念,以及目前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

分析“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让学生体会“本来”“但是”等词在文中的作用,感受资源破坏的严重性。

组织学生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资源? 学习人类无法移居部分(第5 - 7自然段) 自由朗读,思考:为什么说目前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找出相关语句,分析“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科学家已经证明,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也是遥远的事情。

”等句子,体会目前人类寻找新家园的困难。

引导学生思考这部分内容与保护地球的关系,明白保护地球的唯一性和紧迫性。

学习保护地球部分(第8 - 9自然段) 齐读这两个自然段,思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保护地球方面可以做些什么,如节约水电、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引导学生理解“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总结全文,领悟写法 回顾课文内容,总结“只有一个地球”的核心观点,强调保护地球的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写作方法,如条理清晰地从不同方面说明地球的情况,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使文章更具说服力等,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以“保护地球,从我做起”为主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阐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环保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