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诗歌文学内容页

子曰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关键词: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解释翻译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这章的文字很容易懂,就是说一个人如果犯了过失而不能够改正,这就是叫做过。《弟子规》上讲,「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能改的过失,就不是过失。如果『过而不改』,这就等于有掩饰了,心中不以为过,所以不肯改,还要为它掩饰,这就增一辜,过上又加过,这就真叫过。其实圣贤之道没有别的,就是教我们不断的改过而已。譬如说我们内心有贪欲,要把这个贪欲改正。内心里有瞋恚、有傲慢、有嫉妒等等,这些都是过失,要把它改过来,改过来之后就没有了。当我们改掉一条过失,我们的自性光明就能够透出一分;我们把所有的过失全改了,自性性德光明就完全显现。

所以成圣成贤没别的,回归自性而已。自性人人本来具足,谁都不会缺少,跟圣人没两样。就是因为我们有过失,这个是习气,把这些过失改了,习气断了,自性光明就透出来了,你回归自性了,你就成圣成贤了。所以过能改,就归于无。你看归于无这个归字很有意思,归是什么?回到你本来的面目上,这叫归。你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你本来是无过的,自性里面一尘不染,何过之有?所以「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本善是毫无过失,这叫本善。不是指善恶对立的那个善,有善有恶那个善是相对的,不叫本善。本善是毫没有过失,没有相对的,纯善,这叫本善。本性中本来具足,那现在为什么有不善、有过失?那是习气。所以「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本性大家都一致,但是习性就有不同。习性重的,不善多的,这跟本性就离得远;习性少的,这个人离本性就近一点,仅此而已。

所以《大学》里头讲「格物致知」。格物的格字是什么意思?就是格除。物是物欲,是烦恼,是过失。把物欲、烦恼、过失统统格除干净,格物的功夫用足了,自性中本有的良知就全体现前,这叫明明德。所以改过就是明明德。我们读《大学》,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好像明明德很玄乎。怎么样明明德?告诉你,就是改过,实实在在的,你有一个过就改掉,就是明明德。过而不改,就不是明明德。明德不明了,那就是凡夫。所以你看圣人讲这些道理,都是讲得实实在在的,根本不玄,都是我们现在讲的可以操作的。你看「颜渊问仁」,孔子就答复他「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克服自己的毛病习气,回归到礼上,这不就是日日改过、日日反省!曾子讲「吾日三省吾身」,天天就是改过自新而已。

所以学儒,我们一定要知道,一定要从改过下手,这叫学儒。如果说学了四书、五经,但是过失还是一样,一条都没改,这就没学,不是学儒,美其名曰叫搞儒学,不是搞学儒的。搞儒学是什么?搞学术,你四书五经那些字、词、句都能够搞得很通,甚至拿这个来写论文、写著作,著作等身,你是名教授,你没学儒。因为什么?你没改过!不仅没改过,而且『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学了之后,还知道自己什么过失,还不肯改,那是过上加过,这就更不象话了。所以我们老恩师就讲,我们要学儒、学佛、学道,不要搞儒学、道学、佛学。学儒如是,学佛也是如是。佛学你也能拿博士学位,你也能当名教授,你可以读通三藏十二部,最后过失一条没改,还是凡夫。

过而能改,当然首先你得能知过,你知道自己犯什么过,你才能改,对不对?你要是自己什么过失都不知道,那你怎么改?所以读圣贤书就帮助我们知过。圣贤典籍是我们的照妖镜,把我的内心当中的那些妖物照出来,那个过失就是妖物,在那兴风作浪,让我们偏离自性,让我们不能明明德,现在把它验出来,然后把它斩尽杀绝,不容它再留存下去,让自己的心地清净光明。所以知过很重要,知过那是觉悟、开悟。什么叫开悟?也没有什么玄乎的,就是你知道自己犯什么过失,就叫开悟。悟后起修,开悟之后得修行,修行是什么意思?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这叫修行。修行是功夫,知了之后你得改,那是真功夫。知了不肯改,没功夫。

有人说了,我是也很想改过,但是好像一天到晚反省自己,吾日三省吾身,好像自己也没犯什么过失。那是什么?不知过。会不会说没过失?不可能的。人没成佛之前都不可能没有过失。我们老恩师就讲,只有两种人没过失,一个是成佛了,那真的是没过失。你看连孔老夫子没到成佛的境界他还有过失,他《论语》里面讲,他读《易经》,学《易经》的时候,他就很感叹,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他希望上天给我再多几年,能够有五年到十年来学习这个《易经》,就可以没有大过失了。只是没大过,还有小过。可想而知,你看圣人天天都在发现自己的过失。

孔老夫子读《易经》是到晚年了,尚且这样说,我们身为凡流,怎么可能没过失!为什么我们自己有过失都发现不了,《了凡四训》上讲,凡人「过恶猬集」,就像那个刺猬,那个刺太多了全身都是,我们的过失就是这样,全身都是。明眼人一看,这真的是,这是罪业深重。可是自己竟然发现不了自己的过失,这叫「心粗而眼翳也」,心太粗了,眼睛有障碍了,发现不了自己的过失。这种人,佛法里称为「一阐提」,这是第二种没有过失的人,不是他没过失,满身的过失自己发现不了,还觉得自己美滋滋的,以为就没过失了,这是没善根,这叫一阐提。所以学儒、修行就是在改过。

蕅益大师在批注这章《论语》当中,联系佛法,他说「为三种忏法作前茅」。蕅益大师我们知道,他是净土宗第九祖,那是佛菩萨再来。他给我们批注四书处处导归到佛境界、佛法,使我们看到儒和佛真的就是圆融贯通,没有任何矛盾。在蕅益大师之前,确实有很多人把儒和佛对立起来,以儒来攻佛,包括南宋的朱熹朱夫子,他也是谤佛。这是什么?他不能圆融,说明学问还没到家。蕅益大师本人在年轻的时候,也受了程朱的影响,所以也是以儒谤佛,写了很多篇辟佛论,十几岁就写得很好的文章。后来到了十七岁,看到了莲池大师的著作,看了《竹窗随笔》,就觉悟了。回过头来自己忏悔,过而能改。他怎么忏悔?出家,赎罪。一心深入佛法,二十四岁开悟,所以一生著作很多。尤其是在戒律方面,他律宗造诣极深,他在律上、律藏里头用功用了几十年,平生大部分的心血都在律上,所以当时有很多人称他是律师。到晚年导归净土。他学教,教宗天台,学《法华经》,天台宗。早年习禅,禅上面开悟,然后学天台,又专攻律教,最后导归净土。所以他是大通家。而且在晚年还给四书做批注,让我们后世这些有心学儒学佛的人得到明灯指路。

蕅益大师这里举出三种忏法,这是佛门里面的术语。作前茅就是做基础。忏悔这个法门是《华严经》里面普贤菩萨倡导,他十大愿王里面第四条就是「忏悔业障」。普贤菩萨是何等人物,圆教等觉菩萨,差一步就是圆满佛。你看他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里面讲,说他自己无始劫来的罪业若有形相的话,若有体相,「尽虚空界不能容受」。他自己的罪业很多很多,只要有体积的话,整个虚空、整个宇宙容纳不下这么多罪业。所以他忏悔业障,天天就是什么?改过自新,这叫忏悔业障。那真的是念念忏悔,无有疲厌、无有间断。你看等觉菩萨了,尚且都在不断的改过,那我们这些凡夫有什么资格说没过失?佛法里面讲的忏悔,绝不是说你就老是对着佛菩萨唠叨你以前做的这些罪业,那个不是。真正忏悔就是后不再造,过失犯过之后,忏悔了,以后不能再犯。所以颜回不贰过,这就是真正的忏悔。过失只有第一次,没有第二次,只要自己知道了,绝不有第二次,这叫真忏悔。

江谦先生有个补注,江谦先生是民国时代一位大学问家,他跟弘一大师是同时代,而且在一起合作过。江谦先生创办过一个学校,请了弘一大师,当时他还没出家,是李叔同先生,在他那学校里面做老师,江谦是校长。江谦先生也是了不起的大儒,也是居士,最后也是念佛往生。他补充的批注说到,「千年暗室,一炬能消。忏悔犹炬也,无炬则永暗矣」。这是讲忏悔的道理,就好比是千年的暗室。这是比喻有这么一个房间,没有灯也没有窗户,都是黑暗,一片漆黑,黑了一千年了,时间很久远。突然有人在里头点起火炬,一下就把黑暗去除掉。所以一炬能消,消除黑暗,光明现前。忏悔就好像炬,这个火炬,即使我们造作的这些恶业再多,可是只要忏悔,只要回头改过自新,就好像千年暗室里点燃了火炬一样。所以忏悔多么重要!只要忏悔,没有不能消的罪业。《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说,天大的过错,「当不得一个悔字」。只要能忏悔,什么过失都能消。可是没有忏悔,无炬则永暗,那永远是生活在黑暗当中。这是讲忏悔的意义。

学佛、修行也就是在忏悔而已,一直忏到像普贤菩萨那样,忏到最后他成佛了,终于忏悔到究竟圆满。所以忏悔是天天干、时时干,无有间断的干,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前念刚有一个恶念,后念马上就忏悔,这就真叫不贰过。颜回,你看孔老夫子赞叹他好学,只有颜回被赞叹好学,其它弟子都不够资格称为好学。好学表现在什么地方?孔老夫子讲,「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的好学表现在就是不迁怒,不贰过。什么叫迁怒?一般我们过去读《论语》,总觉得不迁怒就是你对某人生气了,这个气就不要发在别人身上,这叫不迁怒。对不对?当然这是很浅的说法,那颜回当然不是这个境界。这个我相信子路、子贡所有的孔门弟子都能做得到。孔老夫子为什么偏赞颜回是不贰过,不迁怒?他这个不迁怒,是前念有了怒,这个怒是代表烦恼,这是过失。前念有了这个过失,后念就不再有了,也就是这个过失不从第一念迁移到第二念,这叫不迁怒。这念头「才动即觉,觉之即无」,颜回是用这样的功夫,念念克己复礼,所以他能做到不贰过。这个讲的境界就高,确实其它的弟子做不到,只有颜回能做到。所以颜回成圣了,孔子是至圣,后人称颜回是复圣,这有道理,真的成圣人了,入孔子的境界,得孔子的心传。那他何以得到孔子的心传?就是在忏悔法门上用功,就是能改过。

江谦先生底下说「忏法三种」,有三种忏法,蕅益大师提的三种忏法,这里给批注出来。哪三种?「一作法忏,向佛前披陈身口意罪,誓不复作」,这是第一种叫作法忏。这个做法也就是向佛发露忏悔,向佛前披陈。披陈就是把它毫不保留的说出来,身口意三业的罪业都发露出来。誓不复作,发誓以后再不做了,也就是不贰过了,过而能改。这个发露是表决心,向佛前发露,也可以向同修、道友、善友们发露,请佛、请善友做证明,证明自己下定决心改过自新。这是发露的意义。人能够把自己所做的罪业发露出来,下决心改,他这个决心是真的。如果说都不敢说,那他怎么能改?那就是「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所以这个发露是表决心,但最重要的,决心表了之后,你得真干、真改。不能在佛前、在善友面前发誓说后不再造了,回头还造,你这不是欺骗佛、欺骗善友吗?那个「过而不改」不仅是过,是大罪了,罪加一等,所以发露之后要真改。

也有的人跟我讲,自己有些很重的习气,已经向佛发露过好多次,犯了之后知道自己错了,就向佛前发露。发露完之后,境界现前了,又忍不住又造了。结果再向佛发露,发誓以后不能再造,但是最后还是境界上过不了关,又造。如是这样忏悔完了之后又造,造了之后又忏悔。这种情形怎么办?好像自己都没有决心、没有信心了,我这是到底是真干还是假干?我这是不是在欺骗佛菩萨?这种情形一般都是自己最深重的习气,会遇到这种情形。这种情形大家也不要害怕,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有这种情形不是你不想改,它确实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个习气可能不是这一生就养成,生生世世就养成了,你想这一下改,哪那么容易?虽然你是真发心、真的发露,真的发誓要改,那是真的,可是可能会有起伏。

一般人说不贰过,这个中下根人做不到,上根的人,像颜回这样的就可以做到。那就要怎么样?虽然习气重,还是要发露、还是要发誓,天天忏悔,这不能疲厌。你看普贤菩萨教我们念念忏悔,无有疲厌。你忏了几天就疲厌了,那怎么行,就说忏不了了,算了,就由它去,这就堕落了,这叫自暴自弃,不可以。你这样真心的去做,就会有佛力加持,至诚能感通,再厚的坚冰,最后也有融化的一日。你天天这么忏,天天改,肯定这个习气会愈来愈消除,慢慢就从浓到淡,从淡就没有,它要有个过程。这当中要有耐心、要有恒心,这才能够彻底改掉。

第二种忏法叫「取相忏」。这种取相忏是「于定心中,运忏悔想,如佛来摩顶,以感瑞相,期消烦恼」。这个取相是心观想,一想就有个相,你看那个想字,就是上面一个相字,下面一个心,心上有相,就叫想。你想一个人,那个人的相就在你心中。那现在我们想什么?想佛。把心定下来,不要再想自己犯了什么过失,造了什么罪业,不要再想那些,过去由它过去。运忏悔想,不是在想那个罪业,在那内疚,不是这样的,运忏悔想就是把过去的那些罪业统统从心中扫除。你想想,过去我是身体造作的罪业,或者口上造作了罪业,现在如果你还想着它,在那内疚、在那自责,然后天天想着我那时候造了什么罪业,情节一幕幕的重复的在脑海中去闪过,这有忏悔吗?这没有忏悔,心地还是不清净。不仅没忏悔,它加重罪业。为什么?你每想一遍,等于重复造一遍,一遍遍的重复,一遍遍的加深印象,加深罪业,那你这罪业什么时候才能忏掉?

所以忏悔想这里就告诉我们,想什么?想佛。如佛来摩顶,以感瑞相,你就观想阿弥陀佛放光给你摩顶。这个光是清净光、欢喜光、不思议光、超日月光,照到你,从头照下来,你身体里那个罪业像一团黑气就从脚底下冒,就离开了,罪业就消了。你常常这么想,想得愈真切愈好。你至诚真的有感通,为什么?一切法由心想生,你老想老想,这个相就能现前,所以感得瑞相,到时佛真的来了,放光加持你,你的烦恼罪业就消掉。或者是你在定中的时候见到,或者你在梦中的时候见到。等你醒了之后,你就发现全身轻松,真的受过洗礼一样,头脑清明,身体也变得轻盈起来。以后再遇到这种境界,就是这种烦恼现行的境界,你不会起烦恼,你不会再造那个过失,这个罪业就忏掉了。这个是要修一定的时间之后才有这样的效应,也就是你心清净,你想佛,不再想罪业。罪业本空,本来就是没有的,都是你自己妄想分别执着把它执出来的。现在你把这个妄想分别执着放下,用想佛来替代那些杂念、那些污染的念头,心就清净。所以念佛那是真正最殊胜的忏悔法门。

念佛有四种念佛,一个叫实相念佛,就是念实相,底下我们讲到的无生忏,那是念实相。第二种观想念佛,就是这里讲的观佛来摩顶,佛来加持,观佛的样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第三种观像念佛,就是看着佛的像,你得老看着同一尊像,天天一天到晚就看着这像,印象深刻,那个像就深深印在你的脑中,不失去,观像。第四种是持名念佛,就是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个不需要观想、不需要观像,就是持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这么念。当你念头刚起要造罪业的时候,立刻换成阿弥陀佛,这也是念佛,也都属于取相忏,取这个名号这个相,这个方法更容易。因为你观想需要一定的功夫,心也要有一定的定力,你才能够观得好。可是持名很容易,随时就提起来,方便,走路也能念,坐车也能念,干家务的时候也能念,随时随地都能念。如果佛号念成片,就是你二十四小时这句佛号不间断,那你这罪业就消了,不再起来了,这是改过最殊胜的方法。

第三种叫「无生忏」,这个无生是讲理,这里讲「正心端坐,而观无生之理,如《法华经》云: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这教我们观实相理,正心端坐,就是把心定下来。坐,人的心就比较安定,你要在走动当中,心就容易浮躁,你坐下来比较容易入定。观无生之理,无生之理是什么?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是在大乘经典里面才讲得最透彻。也就是说,要正心端坐,读诵大乘经典,去研究大乘经典,听经闻法,这都属于无生忏。真听明白了,知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金刚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罪业呢?罪业也是虚妄,也是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像作梦一样,梦中你是造了罪业,梦醒了就没了,无论你造多少罪业,一觉醒来都没了。那是一场恶梦,恶梦完了,行了,已经醒了,罪不是消了吗?

所以《法华经》上这首偈子,「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这就是实相。实相就是无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就是实相,所以实相无相。那什么无相?自性就是无相。端坐念实相,就是念自性。真正念到明心见性,这罪业都没有了。如霜露,众罪如霜露就是如露亦如电的意思,霜露它只存在于凌晨很短的时间,太阳一出来它就没有了。太阳比喻实相的智慧,慧日能消除这些重罪。但是这个要太阳出来,就是你要真正见自性,见性,才能够真正重罪消灭。因为自性本自清净,哪来的罪业。就像六祖惠能大师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尘埃就是罪业,本来什么都没有,自性中本自清净,哪里有罪业去染污它,不可能。所以用无生忏法,这种忏法就是刚才讲的实相念佛,念实相,那一般人也不容易做到,他要对大乘教义非常透彻、明了,而且契入境界,他才能做得到。所以三种忏法最方便、最容易的就是持名念佛。

念佛也是念仁。所以《论语》上面讲,「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心心念念都念着仁,仁爱,不违仁就是没有离开过仁。无终食之间违仁,终食,吃顿饭的时间都不离开仁,就是无时无刻不在仁中。造次必于是」,造次就是很忙的时候。颠沛必于是,颠沛是遇到挫折的时候,颠沛流离,这个时候还是不违仁。那么用持名念佛这就很容易做到,这就很具体落实。所以君子无终食之间不念佛,佛号「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它消灭」,这印光大师开示的。所以造次必于是,造次就是忙的时候也念佛,空闲的时候也念佛,颠沛流离也念佛,在顺境当中也念佛,这你还有什么罪业?全是一句佛号把它压下去了,没有了,不知不觉你就成圣成贤了。这章我们就看到此地。

【评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这是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