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解释翻译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雪公引孔安国批注说,「不以其道得富贵,则仁者不处也」。这是讲到富贵,富和贵,富是有钱,贵是有地位,这都是『人之所欲』,哪个不希望得到?但是如果『不以其道得之』,「仁者不处」。这个『不处』就是不居,也可以说不取这个意思,不会取这个富贵。即使富贵垂手可得,但是因为不合道理、不合道义,所以仁者不取。这是孔安国批注的意思。
何晏也有一个批注,当中说到,「时有否泰,故君子履道而反贫贱,此则不以其道得之。虽是人之所恶,不可违而去之」。这是讲贫贱,贫贱是人之所恶,每个人都厌恶贫贱,都不喜欢贫贱。贫是没钱,贱是没地位。何晏批注说,「君子履道而反贫贱」。君子行道,那行道应该是得富贵才对,善有善报,现在反得了贫贱怎么办?这就是「不以其道得之」的意思。按照这个道,应该是什么?行道的人得富贵才对,怎么会得贫贱?这个道是什么道?因果之道。像《尚书》里面讲到,《尚书·伊训篇》说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你行善你应该得吉祥,作善应该得富贵,不善才会得贫贱,才会遭殃。如果我们也见到,行善的人他反而得了贫贱,这种人也有。这就是说,贫贱是不以其道得之,它跟因果道理似乎有相违背。
那这是什么原因?儒家讲因果,限于一世,人从生到死,所以对这个因果就看得不深不远。佛家看这个因果,讲三世,这就讲到圆满。三世是什么?前世、今世、后世。我们这一生的贫贱不一定是这一生的因所结的果,很可能是前生的因所结的果。前生做了不善,这一生遭受贫贱的苦报。那么我这一生行善,来生得富贵的果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到了,善恶终有报。君子明白这个因果的道理,所以现在即使是贫贱,他也安心,绝不怨天尤人。他知道这是什么?时代有否有泰。这个否是什么?运气不好。泰是运气好。一个人的命运总是有起伏,有时候运气好,有时候运气不好。你要是给那个人算八字,他也会看你,你这个大运、小运、流年,他都能看出来。这个八字是怎么带来的?前生你所做的善恶果报体现出来的。
所以君子在好运的时候也不会骄慢,在运气不好的时候也不会颓丧。在不好运的时候,他依然坚守正道,他不会为了去掉贫贱而做出违反道义的事情。因为他知道,如果身处贫贱的时候,想方设法用一些非法的手段去掉贫贱,那也就把自己所行的道去掉了。所以君子宁守其道,而不去贫贱。这就是所谓的「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何晏的批注是讲这个意思。虽然是「人之所恶」,但是「不可违而去之」,不能违反道义而去贫贱。
《皇疏》,皇侃的批注说到,「富者,财多。贵者,位高。乏财曰贫,无位曰贱。」这是把富贵贫贱给我们做了个定义。在雪公的《讲要》当中,还引用了一位明末清初的大儒他的解释,他是孙奇逢,他有一个《四书近指》。这里面说到,「『人初生时,祇有此身。原来贫贱,非有所失也。至富贵则有所得矣。无失无所得,有得有所失,故均一非道。富贵不可处,以其外来。贫贱不可去,以其所从来。孔子乐在中,颜子不改其乐,全是于此看得分明,故不为欲恶所乘。』孙氏此说大有道理。」
这是雪公赞赏的解释。确实,他讲得好!孙奇逢先生讲,人初生的时候,呱呱坠地,赤条条来到世间,他只能带着这个身体来,什么都没有,所以他原来就是贫贱。贫是没有财,什么身外物都没带,所以他是贫到极处,一无所有。贱是没有地位,一个婴儿什么地位都没有。所以贫贱是什么?本来如此。所以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因为已经是一无所有了,无有所失。以后长大了,他得到富贵了,富贵才有所得,所以你哪怕只有一文钱,你这一文钱就是你有所得了。你本来一文钱都没有,你是赤条条来到世间。所以哪怕是乞丐,他都已经有所得了。
诸位想想这个道理,是不是这样?所以我们应该放下得失的念头。人,每个人都是这样,本来是无所失的,没有什么失去的,因为你一无所有,而必定有所得。日后他有件衣服穿,都是他所得。有一粒饭吃,也是他有所得了。他只有得,他没有什么失去的。因此,「无失无所得,有得有所失,故均一非道」。如果讲无失无所得,这是非道,这不符合道理,为什么?本来应该是无所失而有所得。是有得而无所失,这才对。所以「富贵不可处,以其外来」,这富贵要不要去取?不需要,它是什么?从外面来的。本来我们根本没有任何东西,所以何必要去贪图?那贫贱可不可去?不可去,因为它本来就是贫贱,「以其所从来」,就是与生俱来就是贫贱。
你把这一点看透了,那你真正快乐无比。为什么?你把得失心放下,你会安于贫贱,不希求富贵,像「孔子乐在其中」。这个《论语》里讲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说,吃饭的时候,吃最粗的饭食,喝的是水,睡觉没有枕头,曲肱,把手臂曲起来枕在手臂上。这是什么?很贫贱了。「乐在其中」,对那些不义的富贵,孔子看得如浮云一样,一点没有贪图心。「颜子不改其乐」,这是我们常说的,他是箪食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他安于贫贱。这是因为他对富贵贫贱看得分明了,看透了,所以他没有那个欲念。「不为欲恶所乘」,欲是欲望,喜欢得到,恶是厌恶。一般人喜欢富贵,厌恶贫贱,而孔颜把这些分别执着放下,不受这些分别执着驾驭,所以他真正得到法喜了。他真正入仁的境界。
这一章是讲君子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处境,都不离开仁。前面讲到富贵,这是一般人都所希望的。可是如果跟仁相违背,要去得到这种富贵,所谓富而不仁、贵而不仁,君子不会留恋这样的富贵,他会离开。这个『不处也』,处是当居住的居字讲。富贵必须要合道,不能违仁。贫贱,贫贱一般是人都所厌恶的,『不以其道得之』,这个不以其道得到贫贱,那得到贫贱原因是什么?这种的因不善,所以会得到贫贱的果报。但是我们也看到君子有时候他虽然行善、行仁,但是他还是得到贫贱,这似乎跟因果有点相违背,其实是什么?前生的因果,前生造的不善因,这一世得贫贱果报。可是这一生,君子绝不以受到贫贱果报,而去除善的因,所以『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会去离开贫贱,仍然安于贫贱。在安于贫贱当中,还是行仁、行善,那么始终,贫贱最后能够改,我们说改造命运,这就真正又回归到道上。
底下一句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去是舍弃的意思,君子舍弃仁。这个恶,它是念平声,当何字讲,它是个通假字,乎是语气助词,恶乎就是何以,「恶乎成名」,就是何以能成名为君子,是这个意思。孔安国,这是西汉的经学家,孔子的后裔。他批注中说,「恶乎成名者,不得成名为君子。」所以这一句话的意思,「恶乎成名」就是不能够成为君子这样的一个名声了。所以要名副其实,那必须要做到处处不违仁,不舍弃仁。君子的愿望是希望成圣成贤,所以必须行仁!
那如何来行仁?《论语》里面讲得很多,我们看到李炳南老先生,雪公老人,他批注里讲到,「君子行仁,未能完全至于仁,首须能近乎仁。」君子还不能成为圣人,但是他正在学习做圣人,到了圣人的时候,这才能叫完全至于仁,行仁行到圆满了。那么没行仁行到圆满之前,首先须要近乎仁,跟仁要相近。「例如恕道,刚、毅、木、讷,皆是近仁。」这都是《论语》里面所讲到的。什么是仁?仁者爱人,既然爱人,绝对不会怨恨人、埋怨人,一定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叫恕道。你看「恕」字,上面是个如,下面是个心,如其心。如谁的心?如别人的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这叫恕道。自己不愿意的,不能强加给人;自己喜欢的,也要替别人考虑,多布施,多帮助别人,这近仁了。还有孔子讲的,「刚毅木讷,近仁」。刚就是刚强不屈。毅是刚毅果敢,有勇气。木是质朴,朴实无华。讷是讲言语,言语迟钝。言语要少,动作要敏捷,所谓「敏于事,而慎于言」。这些都是君子人格,都是近仁,这是我们学习的地方。贵在力行,所谓力行近乎仁,这是《礼记·中庸》上面讲的,「子曰,力行近乎仁」。学习了圣贤之道,一定要用在我们生活当中。
隋唐时代的大儒孔颖达先生,他在注疏里面说:「以其勉力行善,故近乎仁也。」一个人能够努力的去行善,虽然未必是圆满,但他也能够近乎仁。善包括很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都是善。佛教里面讲到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也是善,能够力行这些善行,这就跟仁接近了。能接近仁,始终就能够达到仁。不能近仁,那就等于远仁,跟仁相去甚远,那怎么能称为君子?所以君子不去仁,不能够舍弃仁。
下面《论语》里面讲到的,『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终食之间」,这讲吃一顿饭的工夫,一顿饭之间不能违仁,违仁就是去仁,违背了仁道。下面说的,「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造次,汉朝大儒马融说是在急剧当中、仓忙当中。郑康成,郑玄,他说的也是仓卒。就是急急忙忙的时候,一般人都会忘记仁道。颠沛,这是讲到在失意的时候,人总有得意时和失意时,而且失意的时候比得意的时候多。人生也难免会遇到危机,甚至可能要面临死亡。像现在的灾难很多,我们面临灾难,我们的心有没有舍弃仁?仁爱,爱人的心,有没有舍离?当危急关头之际,我们是先想别人,还是先想自己?利害当前的时候,我们是先自利,还是先利人?这都是考察自己有没有离开仁。君子不可须臾离开仁道,不论是什么样的情况,在苦、在乐,在闲、在忙,在危、在安,在顺、在逆,各种境界当中,都是一片仁爱之心,这个人是君子。
我们再看蕅益大师批注当中讲到的,「此章皆诫训之辞。若处非道之富贵,去非道之贫贱,便是去仁,便不名为君子。若要真正成个君子,名实相称,须是终食之间不违,造次颠沛不违。」蕅益大师是用点睛的方式来批注,把这意思一点给我们点透。这一章孔子的意思是什么?是苦口婆心在训诫我们、教诲我们,教我们随时随地不要舍弃仁道,在富贵、在贫贱都不能够舍离。如果要富贵,想一想,我这个富贵符不符合道义?不符合道义,不应该富贵的,我们把富贵也舍掉。假如因我有富贵,而别人受到伤害,这个富贵属于非道之富贵。譬如说你去做股票投机的生意,股票的升降给你提供了赚钱的机会,你纯粹是为了投机。这投机是什么?赚别人的钱,你的利润就是别人的亏损,那这个富贵就属于非道之富贵。特别是搞那些冲击股市,或者是用这些非法的手段赢取超额利润,做内幕交易得到的富贵,完全是建立在别人损失的基础上,这就舍离了仁,所以君子不处这样的富贵。当然,如果是用股票做为融资的工具,不是做投机,这还能说得过去。
贫贱,一般人不希望。可是如果君子能处在贫贱中,也能够力行仁,去帮助别人,那君子宁愿要这样的贫贱。我偶然有一次出行的时候,结识了一位瑞典的长者,是外国人,不懂说中文。我们同一个飞机,我跟我父亲一起登飞机的时候,我父亲因为有病,所以身体不太灵活,上飞机的楼梯的时候,这位老者过来帮我们拿行李,搀扶我父亲。结果一问,才知道,原来他比我父亲大十五岁,今年已经八十四,可是身体非常健康,看上去也就是六十岁上下。一问之下,原来他曾经在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做过医学教授,西医、中医都通。那次我们是从广州飞往昆明。我问他,您去昆明做什么?他说去昆明拿缅甸的签证,然后从昆明到缅甸去。我说您去缅甸做什么?他说我去行医,义诊,帮助那些穷苦的人。我问他,「那您有没有人认识的,在缅甸有没有人给您接待?」他说「我没有,我也不需要。我从来都是走到哪里,就帮助人帮助到哪里,也没有什么行程计划,在这里帮助完了,我才走」。那我问「那你住哪里,你总得订个旅馆什么的?」他说「不需要,我走到哪里,都住在那些贫民窟里头,甚至有时候住在街头,睡在地板上」。
八十四岁的著名大学的医学教授,选择这样贫贱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他说,只有这样才能跟那些贫贱的人打成一片,他们才能够接受我的帮助。他说他从来到哪里住,都是选择最低价、最廉价的方式,实在街头住不了,住旅馆,都是住那个八、九个人同一个房间的,外面用公共厕所的这种旅馆,全部的行李就是一个小背包,简直像出家苦行僧的生活。八十四岁,身体那么健康,他说他能够一天走三十公里,没有病。他能够常常帮助病苦的人,当然他是得到健康长寿的果报,这叫无畏布施。他去哪里,只要有汽车可以到的,他绝不坐飞机。他说省下的钱,可以多帮助人。我们遇到瑞典的这一位长者,敬佩得五体投地。他不需要过这样贫贱的生活,他是教授,工资很高!可是他在这种贫贱,他不去,不舍离,这就是不去仁、不违仁,真正是个君子。所以在这个现代社会里面,我们也看到真有不少的这些君子,为社会做出好榜样,社会前途还是光明的。
蕅益大师又说,若要真正做个君子,名实相称。我们如何才叫真正君子,名实相称?你得有实际的修为,不是只有一个名号。只有名号,名不副实,这叫伪君子。那么如何做得真君子?「须是终食之间不违,造次颠沛不违」。终食之间,一顿饭这么短的时间,都不违反仁,也就是二十四小时,分分秒秒,心都与仁相应,不管是什么样的处境,顺逆境界当中都不违仁。正如《佛说十善业道经》里面所说的,「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念是念头,与仁善相应;思惟是思想善;观察是行为善。心念、思想、行为都与仁相应,「不容毫分不善间杂」,二十四小时里面,没有一刻与不善相应,没有一刻违反仁道。这样何止是成君子,成圣人也都不难!
民国时代教育家江谦先生,对蕅益大师批注有个补注,说到:「读不以其道为句,不以其道而处富贵,是不处仁也。不以其道而去贫贱,是去仁也,去仁何以为君子?」他讲到这个断句、句读,应该断在「不以其道」这为一句,然后「得之不处也」。所以他这个念法,说是「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样一念,也又有很好的味道,这一层意思我们就更明了。如果不是以道义得到的富贵,得到了,我们也不处富贵。如果还处于这样的无道义的富贵当中,这就等于不处仁,没有仁爱心。「不以其道而去贫贱,是去仁也」。如果我们想要脱离贫贱,还要用正义的方法,断恶修善,改造命运,这是正义,这是以其道而去贫贱。如果想那些偷鸡摸狗的,想快速的脱离贫贱而致富,那个不以其道而去贫贱,这个是不道义的,这样去贫贱,等于把仁也去掉了,舍弃了仁。
而实在讲,贫贱能不能舍弃?不能舍弃。你命中该贫贱的,如果不是说通过断恶修善,你怎么能够舍弃?「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所以君子只一心去求仁,他不求那些富贵,富贵该有的就有,不该有的求不来,何苦妄求?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就不同了,小人在贫贱中都不甘心,用种种的这些不法手段,想去舍弃贫贱,舍不掉。愈是用不仁的方法,只是愈减损自己的福报,所以真的是小人冤枉作小人,何苦来?这深明因果之后,心就坦然了。
江谦后面的批注结合佛法,教我们一个具体的行仁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他说,「欲无终食之间违仁,方便法门,无如念佛。念佛者,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译云归依,阿弥陀佛,译云无量光无量寿正觉也,本性光明寿命无量。故念佛即是念仁,闲忙无废,钝慧均能。」
这是给我们介绍净土法门,用净土法门来做到「无终食之间违仁」,真正做到究竟圆满,念念不违仁。那如何做到?最好、最方便的方法,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这个方法、这个门径,最好不过就是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南无是梵语,译为中文叫做归依。阿弥陀佛这也是梵语,译成中文,阿是无,弥陀是量,佛代表光、寿、正觉,所谓无量光、无量寿、无量正觉,佛是觉悟的意思。这个光代表空间,寿代表时间,用光和寿就代表宇宙当中一切无量。这些都是我们本性当中本来具足的,只是现在我们不能开发出来,为什么不能开发?因为有不仁,心中不是纯仁,不是纯净纯善,本性光寿觉悟就被障碍住。现在我们用念佛的方法,把它开启出来,念佛就是念仁,就是不违仁,这句佛号代表我们本性无量光明寿命、无量觉悟,这些都是仁。所以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念仁,就是念自性。
真正明了了,就如孔子这里讲的,无终食之间违仁,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闲忙苦乐都不能够废弃,佛号不令间断。这个法门是真的方便,为什么?谁都可以修,「钝慧均能」。钝就是比较迟钝的,智慧比较低下的,没有文化的。这个慧是有智慧的,我们讲的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等等,都可以修。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没有说不能修这个法门,没有说不能念佛的,谁都可以念。你念佛就是念仁,就是归仁。
所以底下江谦先生引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说:「白居易诗云:『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这是白居易的修学心得,行住坐卧不离佛号,喜怒忙闲也不废阿弥陀佛号,一句佛号总不忘,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样念佛决定能够成片,成片就是二十四小时佛号不间断,那就是「无终食之间违仁」。
念佛跟念仁比起来,念佛比念仁还好,为什么?这底下讲,「念仁全凭自力,念佛兼仗佛力,故消业障、长善根、出轮回、生净土,利益尤不可思议也。」念仁,那只是靠自己的力量。那么自己业障习气重的,往往就会不知不觉违了仁。可是念佛,念佛不仅靠自力,还靠阿弥陀佛本愿威力来加持,这是二力法门,所以消我们业障。什么叫业障?贪瞋痴这些习气就是业障,不仁的习气这是业障。这个习气业障能消除,能增长我们的善根,善根就是仁,所谓无贪、无瞋、无痴,不贪瞋痴,甚至帮我们这一生出离六道轮回,往生西方净土,这个利益真的是不可思议。
「净土念佛法门,若在孔子时,早入中国,必当普教修持矣。」这是江谦先生他感叹,很可惜,大乘佛法传到中国来的时候,已经是孔子之后五百年了,孔子没有看到大乘佛法,没有了解到净土法门。孔子,我们知道他非常好学,他能「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他能到老子那里去求学、去问道。很可惜,他没有遇见释迦牟尼佛,否则,我们也相信他必定会到释迦牟尼佛那里去求教。那么释迦牟尼佛看到孔子,一定也传授他净土念佛法门。为什么?这个法门是一切诸佛之所宣说,仰仗佛力,能够很快把我们提升,不仅能够很快成为世间圣人,也能够出世间,成为出世间大圣,就成佛了。所以江谦先生说,如果孔子在的时候,净土法门就传到中国来,孔子一定会大力宣扬,这是君子行仁的方便法门。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