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提倡纯母乳喂养,出生6个月的婴儿用纯母乳喂养,不要额外喂水。母乳中含有宝宝成长所需的一切营养,尤其是母乳80%的成分都是水,完全可以满足宝宝对水分的要求,而果汁等其他饮料就不需要喂养了。另一方面,如果过早,过多不适宜地给宝宝喂水,又可能会抑制宝宝的吮吸能力,使他们从妈妈乳房主动吮吸的乳汁量减少,这样宝宝就摄取不到足够的营养,不仅对宝宝的成长不利,还会间接造成母乳分泌减少。
1、乳房保养:孕妈妈如果决定母乳喂养,那么就要从孕前开始保养乳房,洗澡的时候注意按摩,佩戴宽松的胸衣,避免压迫乳腺造成堵塞,如果有乳头内陷等问题,可以请教医生,尽量早点矫正。
另外,妈妈的乳头应经常保持清洁,防止乳头、乳房疾病的发生。如果今后喂养的时候,姿势和方法得当,其实问题不大。每次哺育宝宝之后,如果宝宝没有将乳房吮吸空,应当用吸奶器将多余的奶水吸出,这不是浪费,排空了乳房才能促进乳汁更多地分泌,还能减轻新妈妈的涨奶痛苦,对乳房的健康也有保健作用。
2、尽早开奶:一般来说,产后30分钟之后,虽然这时候新妈妈还未开奶,乳房中可能没有足够的奶水,但也要尽量给宝宝吮吸乳房,尽早培养起宝宝吮吸乳房的习惯。否则的话,宝宝日后可能会排斥妈妈的乳房。
3、不要丢弃初乳:产后五天内,妈妈分泌的乳汁称作初乳。有些妈妈认为初乳是“脏”的,或认为初乳没有营养价值,挤掉丢弃了,这很可惜。其实初乳是营养的精华所在,富含最高的人体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能够增强宝宝的免疫力,促进宝宝的发育。因此产后五天内应当随饿随喂,尽量多给宝宝补充。
4、注意母乳不足:妈妈母乳量不足时,经常会有哺乳前乳房不胀,哺乳时宝宝吞咽声少,哺乳后宝宝睡眠短而不安,常哭闹,体重不增或增加缓慢,这个时候,妈妈需找出原因加以纠正。
5、宝宝边吃奶边睡觉影响大:不要让宝宝含着乳头睡觉,这样不仅不卫生,而且容易引起窒息、呕吐,同时还会影响婴儿牙床的发育导致畸形。
6、保持心情愉快:妈妈要以轻松的心情喂奶。如果妈妈在精神上有负担或者心情很紧张,都会影响乳汁的分泌。
“喂奶是会呼吸的痛”,“痛得全身细胞都想排斥喂奶”,“越痛宝宝吸得越大力”,难受得让很多新手妈妈甚至想放弃母乳。
大部分母乳喂养的妈妈都经历过“痛不欲生”——喂奶就钻心痛。其实,这种疼痛是可以避免的,新手妈妈完全不需要忍受它!
一、为什么喂奶会痛?
造成哺乳疼痛的最根本原因——衔乳姿势不正确!
如宝宝吃奶时,只含住了乳头,未将乳晕含在口中;宝宝嘴未张大,下唇向内翻;下颚没有接触到母亲的乳房。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衔乳姿势。
正确的衔乳姿势,妈妈会更舒服,宝宝吃奶也会更省力,吃得更好更快。
二、母乳喂养的正确含接姿势
妈妈采用C字形手法托住乳房,用手指或乳头拨弄新生宝宝的面颊或下唇,能帮帮助宝宝建立觅食反应。当宝宝的嘴张开到足够大时,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在宝宝的嘴里。
宝宝的下颌贴在乳房上,下唇向外翻,口腔上方有更多的乳晕;舌头成勺状环绕乳晕,面颊鼓起呈现圆形。
注意:
(1)宝宝吮吸时,如果面颊内陷,说明含接姿势不正确;
(2)宝宝含乳正确,能看到吞咽动作或听到吞咽声音。如果出现的是咂咂声,则说明含接不正确。
(3)喝奶过程中,宝宝慢而深的吮吸,这也表明含接姿势正确,吮吸有效;
(4)有的妈妈乳晕较大,因此宝宝不一定能含住大面积乳晕,这并不一定就表示含接不正确。
三、衔乳姿势不正确,会导致这些问题
如果婴儿以错误的姿势含接乳房,不出几天,就会出现以下这些问题。
1、乳头疼痛。错误的吸乳头姿势是造成乳头疼痛的最大原因。婴儿用力吮吸,并把乳头吸进吐出,造成乳头上的皮肤和宝宝口腔不断发生摩擦,乳头就容易破裂,甚至出血。
2、无效吮吸。含接姿势不正确,宝宝吃奶很费劲,会更用力吮吸,一方面会造成乳房逐渐肿胀;另一方面会增加哺乳时间,妈妈更疲惫,宝宝经常吸不到奶,营养得不到满足,影响生长发育。
3、抗拒吃奶。宝宝长期吃奶费劲,可能会有挫败感,拒绝吃奶。
4、泌乳量减少。乳汁流量小,宝宝得不到满足,就会哭闹。许多妈妈就会给宝宝一些添加物,乳房持续没有排空,泌乳量会越来越少,最终导致母乳喂养失败。
母乳喂养不会引起乳头、乳晕或乳房的长时间疼痛。如果刚开始喂奶,就出现长时间疼痛,那么需要检查一下含接姿势是否不正确,及时改过来。
另外,如果婴儿含接姿势不正确而导致无法得到足够的乳汁,这种情况下,增加吮吸的次数无法改善情况,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调整含接姿势。
母乳喂养的妈妈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能吃咖啡、浓茶等。妈妈吃的菜里面不要放味精,因为味精会阻止锌元素的吸收,要想宝宝不缺锌,那就不要吃味精。
另外,妈妈应当科学地摄取营养,而不是怕宝宝饿着或者奶水不足,吃太多各种补品。妈妈这时摄取的营养应当比平日内稍多,一日多餐,尽量多喝一些催乳的食物,例如最为经典的鲫鱼汤、猪脚汤等。
为了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妈妈们可以吃一些健脑的食物,以保证母乳能为宝宝大脑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如动物脑、肝、血;鱼、虾、鸡蛋、牛奶、豆腐、芝麻、核桃、花生、松仁、胡萝卜、菠菜、金针菇、香蕉、苹果、小米、玉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大部分人都知道母乳喂养比较好,但是母乳喂养也有许多的细节需要注意的,比如母乳喂养的宝宝是否需要喂水。
母乳中80%都是水,所以新生宝宝只喝母乳就能满足所需的水分。给婴儿喂水,只会挤占部分胃容量,抑制孩子的吮吸能力,使他们主动吮吸乳汁的量减少。这不仅对婴儿成长不利,还会造成母乳分泌减少。
但是,当宝宝处于缺水期,如发烧、腹泻导致脱水的情况,还是需要喂些温开水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而有的宝宝很爱出汗,且家里非常闷热,妈妈本来就不爱喝水的,那么也要适当给宝宝喝些水。
给宝宝喝的水不应该是糖水,因为母乳中含有婴儿6个月内所需要的六大类全部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这些营养素利于婴儿消化吸收,其质量随着婴儿生长和需求的增加而不断地相应变化。而糖水含有一定的能量,会影响宝宝对母乳的需求量,从而导致母乳分泌减少。并且,糖在肠道酵解产酸还会引起腹胀和腹泻,提高婴儿患消化不良和其他疾病的风险。
母乳喂养间隔时间是多少?母乳喂养时间要参照宝宝年龄情况而定。
1、按时哺乳不适合新生宝宝:对于新生宝宝来说,时间观念是一种飘渺的东西,无论什么时候宝宝都会睡觉、哭闹、吃奶,很少玩耍,这让新爸妈们特别疲惫。以往为了减轻新爸妈们的负担,提倡对宝宝按时喂养,一般是每隔2—3小时喂奶一次,但通过新的科学研究发现,按时喂养的方式并不适合新生宝宝。现在提倡的喂养方式为按需哺乳,就是说不受喂奶时间和次数的限制,随饿随吃。
2、1—2个月后可改为按时哺乳:原则上母乳喂养是按需喂哺的,不过一般宝宝到了一定的月龄会自动形成大约三四小时吃一次奶的规律。
1—2个月后的宝宝,爸妈们可以把按需哺乳改为按时哺乳,这样可以让疲惫的爸妈得到一定的休息。例如上午6、9、12点,下午3、6、9点,夜间12点各喂一次奶,深夜就逐渐让宝宝习惯不吃奶,这样有利于妈妈和宝宝的夜间休息。3—5个月后,可改为3—4小时喂一次。半岁后可改为4—5小时喂一次,并养成夜间不喂奶的习惯。每次喂奶时间不宜太长,以15—20分钟为宜。这样有规律的喂奶有利于婴儿消化系统有规律地工作。
步骤一:碰碰宝宝嘴唇,让嘴张开。
步骤二:嘴张开后,将宝宝抱在胸前使嘴放在乳头和乳晕上,宝宝的腹部正对自己的腹部。
步骤三:如果宝宝吃奶位置正确,其鼻子和面颊应该接触乳房。
步骤四:待宝宝开始用力吮吸后,应将宝宝的小嘴轻轻往外拉约5mm,目的是将乳腺管拉直,有利于顺利哺乳。
乙肝病菌携带的妈妈们担心母乳喂养会造成宝宝感染,其实母乳喂养不会增加乙肝妈妈所生婴儿的乙肝感染风险。这是因为乙肝
妈妈所生婴儿发展为乙肝感染多发生在宫内或分娩时,而不是哺乳期间。近几年,越来越多专家学者主张在注射乙肝疫苗加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的情况下,可以母乳喂养,依据是在对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孩子比较乙肝感染率时发现,两组感染乙肝机会是一样的。
患有乙肝的妈妈,如果治疗措施得当的话,一般在怀孕起就开始7个月起就开始打乙肝高效免疫蛋白,胎儿生产后在24小时内注射免疫蛋白,可使胎儿感染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所以,乙肝妈妈不需要过于担心,只要婴儿在宫内或分娩阶段未被感染的话,那么母乳喂养是可以的。
但要注意,如果母亲血清病毒载量较高,且处于疾病活动期时不宜母乳;妈妈的乳头破裂,或婴儿的口腔、咽喉、食道、胃肠粘膜等有破裂、溃烂,也不适宜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