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被满足的感觉;恨是满足的需求受到挫折却又无力反抗的情感反应。在三岁以内,孩子已经无数次有过爱或恨的体验,并在内心建立了一种情景性的模式,这样的模式被定格在无意识中,长大后遇到类似的情景,就会产生同样的反应。比如,一个30岁的男人,遇见妻子晚归的情景,可能会产生2岁时候妈妈不在身边时的那种情绪反应,那就是无力、恐惧。为了获得力量,获得控制感,他会直接表达出愤怒,无法控制的愤怒——因为愤怒可以让人感觉自己有力量——于是冲突就产生了。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那你外面的世界就是怎样的。而我们的内心世界是在和父母的互动中体会学习到的。爱就是如此,我们体会到的爱的关系是怎样的,那我们就会去把关系搞成我们体会到的那样。
爱是需要被体会到的,对着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或者一个三岁的孩子,说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哪怕对着一个成年人,说爱也没有意义。爱必须被体会到。
三岁以内的孩子,感受很纯粹,哪怕一个眼神,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能让他们体会到感受到对方是否爱自己。有些孩子只认妈妈,对周围的一切人都很敏感,这说明这个孩子没有安全感,他们不信任他人。
为了让孩子从小体会到爱,体会到健康、正常、足够的爱,我们需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三
从宝宝出生直至进入幼儿园的那段时间里,家庭教育占据了绝对重要的位置,这是宝宝人生的起点,是人格大厦打地基的阶段,这个基础若是没打好,以后上再好的学校请再好的老师也于事无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