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也叫区讲活动、活动区活动。它指的是这样的一种活动形式。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内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让他们自主地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以及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和发展。
区域活动布置:
1.确定每个活动区的空间位置,要根据各个活动区的特殊性,需要再现行的活动空间内为其寻找最佳的位置。比如美工区经常需要水,所以它最好离水源近一点。
2.动静尽量分开,避免互相干扰。
3.活动区域之间要有适当的封闭性,避免因界限不清楚而产生消极的影响。比如可以利用各种玩具柜,书架地毯等现有的设备作为各个区的分界线或屏障,同时又要考虑各个区活动的方便程度。
4.区域活动布置划分的时候,活动室内要力求各个区之间能够方便行走,畅通无阻,以避免孩子在活动的时候产生拥挤碰撞的情况。为此,活动室的中央和各个门口最好不要设置活动区。
5.最好有一块可供集体活动用的场所,当然这个场所不一定非要单独的开辟。如果有的话,活动区能够容纳所有的儿童则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6.设置区域名称,区域标志,人数的标记,区域的规则。
区域活动的组织:
1.区域活动的程序:进区、活动、出去(老师观察和指导)、交流。
2.制定区域活动的规则包括人数限制、活动规则、纪律规则等。
3.组织孩子选区。从孩子根据自己意愿选择区域到观察鼓励孩子们选择不同的区域尝试不同的活动再到鼓励孩子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再向老师求救。要给矮子循序渐进的指导方法。
4.孩子换区组织。先教会孩子观察目标区域人数是否已经满了。如果是他可以轻声地去与那个区的人商量进行更换。如果不行则更换别的区。第二个方面在换区前,孩子应当先整理好正在玩的区域材料,并摆放整齐才能够离开。第三个方面,建议孩子在某个区域中的一项活动中如果没有完成不要轻易换区,避免孩子养成半途而废的习惯。
5.区域活动指导:进去活动时需要安静的操作,指导孩子们遇到需要讨论的问题要轻声与同伴讨论,在未换区前不随便离开所在区域,不将操作的材料带到其他区域。在区域活动中产生的一些垃圾孩子们统一放到一个地方,不随意乱放。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学会先与同伴轻声商量。实在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可以求救老师,这是活动过程中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约定的一个规矩。
6.整理材料的环节:孩子将操作材料分类整理。收拾材料时注意看对应的标识的标志,看是否放对了地方。完成作品放在指定的地方。方便老师评价作品还有孩子们去观察和学习。
7.避免指导误区:活动过程中不要求孩子跟着自己来做,以免让孩子丢失自主探索的机会。或者对孩子的发现漠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