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上二年级了。前阵看上了个很贵的玩具,妈妈觉得平时太惯着孩子,这次不想那么容易就满足她,心想这是激励孩子努力学习的好机会,于是提出条件——在2个星期内背完30首古诗,就给她买。
娃觉得太难了,经过一番商议,母女俩共同决定——2周内背完20首。
起初,娃还有点儿劲头,每晚都背2首,过了几天,买玩具的欲望淡了,背古诗也不再那么积极,逐渐地,诗彻底被娃仍在一边,看也不看了。
一个为了激励娃背诗的小计划,随着对玩具兴趣的冷却而泡汤。”
1
背完20首就给孩子买玩具,这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真的好吗?
娃的愿望和设立的目标任务是否应该对应呢?
达成目标就给物质奖励,娃是否会被你物化?
到底能不能用物质奖励娃,这成了讨论得越来越多的话题。
一方面,设立物质奖励简单粗暴,几乎不需要过多的亲子互动,就能让孩子与父母统一目标,看起来解脱了父母;
另一方面,物质奖励好像个无底洞,当孩子的心愿越来越大,甚至超出了父母的能力。
2
单纯的物质刺激
会消磨兴趣
有个著名的段子,把“物质奖励会毁掉内在动机”这个概念搞得深入家长脑髓,段子如下:
有群娃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为了耳根清净想了个坏点子。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众娃很高兴,第二天又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娃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娃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你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从此娃再也不来了。老人作战成功。
尹建莉老师曾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觉》中明确提及,不要用物质奖励刺激孩子的学习兴趣。
买个玩具,如果觉得可以给孩子买,就痛痛快快给孩子买,不要把卖东西和背古诗挂钩。
学习动机决定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决定成绩高低。如果把背古诗当做买玩具的条件,那么这两件事就站到了对立面,背古诗不再是件快乐的事,而成为任务和条件,那样做只能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孩子的学习兴趣就是这样被大人消解的。”
当孩子自发形成的对某件事(比如:背古诗)的兴趣,逐渐被获得物质报酬(比如:得到玩具)的兴趣取代后,那么“自发性趣”不可避免地受到侵蚀。
也就是说,单一的物质奖励可能造成内在兴趣的丧失,在这个过程力,古诗本身失去了美感。
一旦奖励停止,娃就失去了学习的动机。
3
物质奖励只在
短时间内有效
事实证明,单纯用物质奖励孩子,只能在短期内让家长满意。如果家长确实只想达成短期的目标,比如让孩子安静地看完一场电影,则可以考虑使用。达到短期目标也讲究手段短平快嘛,没什么不妥。
但是,要想培养娃终身的好习惯,或者希望培育、维持娃对一门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就千万要谨慎。
可以说,长期而单一的使用物质奖励孩子,支持力非常脆弱。牺牲内在动力为代价,去换取短期的自律,非常不划算。
4
杜绝物质奖励?
不!
那是不是说,就绝对不能使用物质去激励孩子?那当然不。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心理学家做了实验。
研究者让儿童用特定颜色的笔画画,并用奖章作为奖励。起初,奖励机制的效果很好,但当持续一周后,奖励被停止后,愿意继续用特定颜色画画的儿童比之前少了一半,他们不愿意白干活。
这个研究说明,当孩子完全没有内在动机时,外部奖励的效果十分显著。
这就把问题引向了另一个层面——除了物质奖励,娃是否有其他动机支持其达成目标?
这是心理咨询师的意见是:
物质欲望是人的本能,通过努力,获得相应的物质回报,这是值得尊重和认可的。同样,孩子通过努力获得心仪的物质奖励,获得自我满足,没有问题。对孩子的物质欲望,更应该疏导,而不是围追堵截。
重要的是,物质不能成为获取自我满足的唯一途径。
5
人获得自我满足可以有三种途径:物质、精神和情感,这三方不是对立的!一个对物质有追求的人,对情感和精神都可以有追求。
但是,只有孩子发自内心地想要完成一件事时,他们才有成功和追求卓越的愿望。
也就是说,家长想要做得更好,就要注意在娃的成长中,同时建构孩子对精神满足和情感满足的追求。
在娃努力达成目标的过程中,祝贺他通过努力达成了自己的梦想,引领他去感受成功时的愉悦感;在娃失败的时候,让孩子感受父母温情的陪伴和鼓励。
6
真正能够激励孩子进步和成长的是父母的爱、关注、认可和沟通,这其中,物质是一种自然的奖励形式,没必要与爱对立。
当孩子的确需要某个物质,就满足他,并将孩子的注意力从物质奖励向内引。
而当孩子没有特别需要某个物质,则完全可以用父母的认可和欣赏代替。
因此,也就有了知乎网友晒出的,点赞过百的妈妈致信,不管她的成绩优异还是一落千丈,妈妈的理解和鼓励都作为她的内在动力,伴随其一生。
听着虽然很鸡汤,但事实的确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