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不良养育方式是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比如对子女的过分惩罚、羞辱、刻薄和吝啬,易使子女产生自卑感、无助感和不安全感,害怕失败和挫折,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对周围环境容易产生敌对情绪,易记仇报复,使之成为人格障碍高危人群。此外,家庭经济收入过低和独生子女亦是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
孩子的心是敏感的,父母的每一句评语,都能让那些敏感的心灵快乐或者悲伤。其实,要做到正确的批评,还真有些小窍门,因为批评不仅应该有益于家庭教育,也应该是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关键所在。
大量研究与调查结果指出,人格障碍一般是15岁以前就开始形成。儿童的早期教育对人格障碍的预防相当重要。
孩子出现人格障碍倾向后,要及时进行干预。18岁之前,人格障碍倾向都是不稳定的,是可以改变和逆转的。孩子进入青春期时,逐渐用自己的想法来取代父母的观念,这时人格障碍倾向表现得最为明显,也是心理辅导和干预的最好时机。研究发现,通过正确的辅导和干预,60%的孩子在成年后可以恢复正常,90%情况会有明显好转。
干预的方式有两方面:一是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要发生改变,家长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另一方面,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和学校的教育方式,很容易成为孩子心理问题的诱因,所以老师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成绩,还要注重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
在我国独生子女的特定社会环境中,孩子的人格偏离现状值得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高度重视。对于孩子人格障碍的预防,首先要提倡正确的父母养育方式,还应创造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培养独生子女的独立性,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健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