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元丽指出,幼儿在3-5岁时便开始对死亡产生好奇,在这一时期一定要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否则,幼儿便会被笼罩在死亡的神秘面纱之下。他们所通过的电影、童话、神话等了解到的死亡知识往往都受到了歪曲,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死亡观念,所以,家长和教师必须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导。
“拈花一笑”回忆说:“小时候他倒是常常问‘人会不会死’之类的话题,我跟老公怕给他带来心理阴影,一直都回避正面回答。他长这么大,奶奶的去世是他第一次接触死亡这个概念,当时他也哭了很久。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劝他,只想着等他大一点了,自然而然就懂了。后来,儿子闷了几天,就不再纠缠死亡,没想到这次的反应居然这么大……”
应对
根据年龄阶段 智慧讨论生死
对幼儿进行死亡教育的内容可以包括:生命的规律;简单的葬礼、葬俗;如何面对亲人的死亡,怎么尽快走出悲伤;如何安慰失去亲人的他人,体会他们的悲痛等内容。
观察腐烂植物“尸体”变化
心理学研究发现,孩童对死亡的了解分为三个时期:3-5岁的孩子觉得死亡就像睡觉或旅行一样,是一个可逆的过程;5-9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接受死亡的观念,但不知道死亡会发生在每一个人或自己的身上;9岁以上的孩子已经知道死亡无法避免,甚至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所以在对幼儿的死亡教育上要特别注意该年龄幼儿的心理特征。
教育家米勒提出:允许孩子们观看一些腐烂的“尸体”,如腐烂的蔬菜或者水果,这是帮助孩子理解生命体死亡的一种好的途径,可以借此消除幼儿对死亡的猜测和由此带来的恐惧。美国幼儿园教师便经常用腐烂的植物放在密封的塑料袋里在教室里摆上几天,并引导孩子们每天观察其变化并做记录。在讨论中强调自然规律和自然的发展过程,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