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我国的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父母对孩子的培养普退倾注了更多的精力和爱心。但是也普遍存在偏重对孩子进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教育,使其在智力方面得到更多培养,却忽视了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心理卫生保健的现象。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好的。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在其《父母必读》一书中指出:一个家庭如果只生一个孩子,父母就会有愈无意地娇惯、迁就、溺爱。加上没有兄弟姐妹的相互制约,很容易养成骄傲、任性、自私、虚荣的性格,给家庭带来不幸和祸害。
中国过去的那种大家庭、多子女、大结构、开放型的传统家庭结构模式,给孩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孩子在大家庭多位长辈的监护之下和兄弟姐妹的喧闹陪伴中长大。这种传统的家庭环境可以使许多孩子受到早期的多种刺橄。加上以前的居住环境,人们大多居住在胡同、四合院或大杂院里,邻里之间的孩子们交往频萦,不缺玩伴,这些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外部环坡。而现在,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三人世界”成了绝大多数家庭的标准结构教育孩子的负担更多的落到了父母的身上。随着父母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居住环境的改善,反而使得孩子的生活空间变的越来越狭小,接触到同龄孩子机会逐渐减少:加上家长的过度保护,使孩子身心得到锻炼的机会也比较少。同时家长缺乏相关的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导致了目前儿童由于心理不健康而引发的儿童行为问题增多。一项由天津市儿童保健所对分布天津市区的30多所重点幼儿园的8786名学龄前儿童的调查指出:天津市学龄前儿童中行为问题检出率达34.3%。其中2-4岁儿童各种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l0%。由此可见,关注并切,实保障儿童心理健康己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如何避免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特殊外部环境在孩子教育中给孩子可能造成的心理损伤呢?满足孩子对同伴交往的情感需求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从婴儿期开始,孩子就是特别害怕孤独的。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孤独会导致痛苦和恐俱,因为良好的人际交往是作为社会化的人的荃本需要,它来源于只有在集体中才能生存的人类演化根源。所有正常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表现出对和自己一样大小孩子的兴趣。有一项研究发现,如果能够选择,婴JL经常喜欢同同伴玩而不是同父母玩。实验者把一组10-14个月的孩子分放在几个房间里,每一个孩子同他的母亲和一个小朋友在一起,研究结果证实:10个月的婴儿注视或目光追随他的同伴的时间多于他的母亲:认真的观察一下,父母推着小车散步,小车里的孩子坐着,当他们和其他的小孩相遇的时候,你可以注意到,小孩子们这时会聚梢会神,睁大眼睛,彼此相互注视,而在近处则竭力相互触摸、相互抚摸、相互拍拍,有的甚至打一下。我的女儿在1岁零10个月时,因生病住进医院,吃饭时护士给她喂饭她不吃,而是哭着叫护士出去。在护士出去以后,她却吃病房里其他小病友喂的饭。由此可见,即便是如此小的孩子,在陌生环境里,对陌生小孩的信任度也比对陌生大人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