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处在成长过程中,犯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是难以避免的。孩子做错了事,家长该怎么对待呢?有的家长处理这类问题往往很简单,或任其自流,或吹胡子瞪眼地“训一通”,甚至打骂一顿,出出气了事。其实,这样简单从事,既不符合教育学原理,又不利于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因此,家长对做错了事的孩子,千万不可轻率从事,应以十分认真而又严肃的态度对待。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做错了事,一般都具有恐惧和后悔的心理。这种恐惧感主要是担心由于犯错误所引起的对自己的不利后果。这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一点上,就是家长对他的错误将如何处置。如果这种心理状态得到强化,就会妨碍孩子对错误的认识。因此,家长首先要防止加重孩子的恐惧感,应该像对待生病的孩子那样热情关心、鼓励孩子有信心和勇气改正错误,并严肃认真地指出其错误的性质、危害,使孩子从父母的盲行中感觉到父母的信任和对错误的重视。这样就抓住了孩子后悔的心理,促使他进一步加深对错误的认识,产生痛恨自己错误行为的感情,使纠正错误有了内动力。
其次,家长要耐心细致地对孩子进行引导。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找危害,帮助孩子提高对错误的认识,分清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使他改有方向,改有决心,改有信心。家长的这种说教,要力求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把抽象的道理渗透在有趣的故事里。否则,简单从事,图一时痛快,非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间题,而且容易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引起孩子的反感。那样做对小一点孩子,对初犯错误的,可能有暂时的效果,但对大一点的孩子,对多次重犯错误的,就无济于事了。有的会使孩子与家庭的关系疏远,甚至导致情绪对立,矛盾激化,酿成意想不到的家庭不幸。
再次,要鼓励孩子说实话,自己提出补救的办法。当孩子做了错事后,家长应鼓励孩子说实话,如实汇报事情的经过。孩子讲了实话后,家长应及时予以肯定,切不可利用孩子提供的材料去讽刺与挖苦。如果这样做就是变相鼓励孩子说假话,搞欺骗。只有冷静地对待孩子的错误,孩子才会愿意听取你的意见。在采取补救的办法时,最好让孩子自己提出。如果孩子提出的方法不恰当,家长可引导孩子补充修订。
最后,孩子做错了事,家长还要诚挚地分析和承认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应当承担的贵任。如果家长闭口不谈自己的过失,年龄稍大已初步具有评判标准的孩子,就会对家长产生一种不信任和厌恶的情绪,那样,就会削弱家庭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