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生子对女性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怀孕不仅意味着孕妈不仅即将要有属于自己的孩子,也意味着在未来的至少10个月之内,自己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为了规避风险,孕妈会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去做孕检,像B超之类的检查都是在开始怀孕就做的,不过有项检查,是在孕晚期开始做的,那就是"胎心监护"。
什么是胎心监护
胎心监护顾名思义就是对宝宝的胎心进行监护,通过监测仪器对宝妈肚子里的胎儿进行检测,一方面查看宝妈的宫缩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判断孩子在子宫内的一个健康状态。
它是孕检项目中必不可缺的检查项目之一,而且非常简单、无痛,对宝宝的健康状况做一个评估。通过胎心检测,医生可以及时了解胎儿的胎心变化情况和子宫收缩时宝宝胎心的变化,从而指导孕妇如何调整。
做胎心监护的最佳时间
胎心监护不同于其他的孕检项目,其他的孕检项目一般在发现怀孕后就可以开始做了,而能做胎心监护的条件就是首先要宝宝有心跳才能做。
正常情况下,怀孕早期就可以做建卡产检了,不过一般怀孕到34周左右的时候,就要做胎心监护了。而且胎心监护是比较频繁的,大概一周做一次,一次时间基本上会持续20分钟以上。
正常的胎心监护是,在胎动以后,胎儿心跳率上升15次以上,并且持续时间在15秒以上,这种情况下,宝宝就是正常的。如果胎心有异常,那就意味着胎儿可能存在宫内缺氧的情况,就需要住院治疗了。
那么,做胎心监护之前,孕妈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1. 吃饱了再去做检查
像我们认知里的一些检查,如抽血,就是需要空腹,前一天晚上不吃不喝的情况下做的,因此,很多孕妇会有一个误区,认为胎心监护也是需要空腹的。其实不是这样。
如果孕妇做之前没有吃饭,那么身体就会处于饥饿状态,胎儿同样没有吸收到营养,自然也是饥饿状态,处于饥饿状态的胎儿会没有精神,不想动,自然就会胎动减少,这样对做胎心监护是没有好处的。
2. 检查之前处理好生理需求
孕妇到了孕晚期,胎儿体型增大,会挤迫旁边缩成一团,膀胱的存尿量会大大降低,大部分孕妇会出现尿频的现象。
而做胎心监护的时间起码在20分钟以上,时间比较长,如果之前不处理生理需求,中途就会出现想上厕所的情况,就会打断检查。因此,在做检查之前,应该先解决生理需求,或者少喝点水。
3. 坐着做胎心监护
大部分的孕妇有个错误认知,认为胎心监护是需要躺着做的,其实不是,做胎心监护时,医生会要求孕妇坐在床上或者椅子上,这样是有利于做胎心监护的,而且会更加准确。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尴尬,孕妈在做检查之前应该做好胎监的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