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袜最初是给男人穿的
16世纪,法国宫廷及上流社会的名媛淑女对西班牙长筒丝袜的迷恋几近疯狂,其中以红色、橙色、紫色为上品。
但事实上,丝袜的使用者主要是她们的丈夫和情人...
那时一个标准阿飞的打扮是:艳丽的膨松短裤、最新潮的长筒丝袜(有时露出缎带蝴蝶结固定的袜口)和锃光瓦亮的高跟鞋,脸上还抹着厚厚的雪花膏、涂着胭脂口红,后来曾流行过杂色长袜,两条腿颜色相异,五颜六色的。真所谓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文学(丝袜)史上第一个恋袜狂,竟是TA…
18世纪,著名英国文学家约翰逊(Samuel Johnson)是信史上第一个恋袜狂。他的12行诗专为丝袜而写,其中一句相当露骨:The silk stockings and white bosom so factreses excite my amorous propensities.意思说丝袜引人食指大动、情欲相随。
要说这位大神的画像也是个表情包...
丝袜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
一战后,一个摩登时代到来,由于成衣的普及,时尚不再是上流社会的特权,下层妇女们纷纷起来闹革命。女人的下半身衣裙开始了缩水运动,以前的曳地长裙开始向大腿方向退潮。
1937年,杜邦公司的化学师卡罗瑟斯偶然发现:煤焦油、空气与水的混合物高温融化后能拉出一种像拔丝土豆那样坚硬、耐磨、纤细柔韧的细丝。这就是尼龙。尼龙的诞生击溃了当时横行一时的日本真丝出口业。
此君后来又发明了合成橡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美军大量使用,一为越野车轮胎,一为女人丝袜,前者征服了沙漠之狐隆美尔、后者征服了整个世界的男人心。
为推销尼龙丝袜,杜邦命令公司里的女秘书们每天穿丝袜上班,很快,该公司男员工们成了世界上第一批为丝袜流鼻血的人。后来,这种热销的产品成了女人最好的奢侈品,成了好莱坞女星们屡试不爽的“杀人”工具之一。
就连后来的时尚之母香奈儿都制定了铁律:不要不穿袜子就出门,不要不戴帽子就出门。那时一双玻璃丝袜要比一顿奢华的法国大餐还要昂贵!不出1年,整个世界为尼龙颠倒不已,街头巷角传唱《尼龙之花常开》之歌。
不久二战爆发。尼龙被列为军需品,丝袜生产陷入瘫痪。1942年,尼龙丝袜开始限量发售。此时,日本的真丝袜又开始在美国市场占了上风。珍珠港事件后,一双丝袜的黑市价格已卖到3000—4000美元。这对当时的女人来说无异于另一场经济危机。丝袜恐慌开始蔓延。
二战期间一次调查女人最想要什么,2/3的女人选择了“尼龙丝袜”,只有1/3选择“男人”。可见男人是奢侈品,而丝袜是必需品。
二战后,尼龙终于恢复生产,女人们兴高采烈地排长队抢购尼龙丝袜,“求袜若渴”的女人买到了尼龙丝袜后,等不及回家,干脆坐在马路边,露出雪白大腿当众换上,一时肉色撩人,风情万种,鼻血飞溅。
丝袜革命后,沉寂千年的女人的美腿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进入20世纪70年代,杜邦公司发明了革命性的莱卡。莱卡又叫氨纶,弹性是原来的4—7倍。莱卡丝袜,与肌肤的紧密程度前所未有,表现出不同的质感,并超越了季节局限,更光滑、柔软、贴身且平整如新,甚至修正了女人的腿部曲线。
进入21世纪,东京一家公司推出了一款“真空丝袜”,只要携带一瓶气溶胶,女士们就可以随时随地在腿上喷一层丝袜,薄厚随心,并可以选择各种颜色,而现在,丝袜有了更为广泛的用途。
丝袜,撕袜?
丝袜已经从性解放武器变成了另一种封建卫道士,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在健身房里穿着丝袜健身的女人,丝袜不止是女人的“第二肌肤”,它干脆取消了大腿的话语权,没有它的包裹,女人惊慌失措。
越来越多的男人已经被异化、俘虏、蛊惑,站在了丝袜的一边,女人反而成了丝袜的丝袜。丝袜就像神话故事里的面具一样,大腿已经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了。
关于丝袜,中国大师又有哪些奇葩说呢?
鲁迅:中国人的联想能力超凡,看见鞋就想到脚,想到脚就想到腿,想到腿就想到生殖器。仔细想想,古人也够可怜,女人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不把男人的思想憋坏才怪。杨贵妃华清池里的红肚兜、茜茜公主维多利亚式束胸衣,玉山将倾,波涛汹涌,唯独大腿被罩在几大层蒸笼裙下。这一蒸就是5000年。
柏杨先生:“记得玻璃丝袜初流行时,我在重庆,一个女学生来访,蒙其告曰:‘玻璃丝袜是透明的,穿了跟没有穿一样。’言毕指其玉腿以证明之,不禁大惑——此惑至今未解。”
“呜呼,一条玉腿,从根到梢,全部出笼,姿态优美,曲线玲珑,男人怎么能正心诚意地当正人君子呢。”柏杨自此长叹做正人君子之难。
张爱玲还是个小姑娘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快快长到20岁,这样就能穿带网眼的丝袜,能擦鲜艳的口红。无他,从此可以做个狐狸精可也。
根据张爱玲小说改编的电影《色戒》中,李安亦对王佳芝腿上的丝袜有很大程度的展现,自己去看吧...
李敖曾在1990年代怅惘地怀念吊袜带的长筒袜:“吊袜带时代的女人,她们在内裤与丝袜之间,就是吊袜带发生作用那一段,大腿是裸露的。冬夜时分,与美女夜游,坐在车上,伸手去摸那一段大腿,虽约翰复生,亦将别著福音。”
李..李老师你含蓄点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