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茵栀黄胶囊
商品名称:茵栀黄胶囊
拼音全码:YinZhiHuangJiaoNang
【主要成份】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
【性 状】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黄色或棕黄色的颗粒;味微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有退黄疸和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作用。用于湿热毒邪内蕴所致急性、迁延性、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I型)。也可用于其他型重症肝炎的综合治疗。
【规格型号】0.26g*24s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3次,每次2粒。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 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 藏】密封。
【包 装】12粒*2板/盒。
【有 效 期】24 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60266
【生产企业】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最近有宝妈私信我说宝宝黄疸高,医生给开了茵栀黄颗粒口服,但吃完后宝宝每天都大便很多次,小屁屁已经淹红快要拉烂了。该怎么办才好,这茵栀黄到底还要不要继续吃呢?
还有个妈妈求助宝宝吃了茵栀黄颗粒后,腹泻了两个月,体重没有增加,要怎么办?
说到茵栀黄恐怕有不少宝妈都给孩子吃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是产科和儿科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标配。但我们真心建议大家,治疗宝宝黄疸不要盲目服用茵栀黄颗粒。
其实早在2016年,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就发布公告禁止茵栀黄注射剂用于新生儿、婴幼儿、孕妇。在2017年CFDA又对茵栀黄口服制剂的说明书进行修改,明确了该药口服制剂会引起腹泻、呕吐和皮疹等不良反应。并要求脾虚大便溏者慎用以及建议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慎用。
衡量利弊,介于治疗新生儿黄疸还有其他的方法,我们是不建议新生儿黄疸盲目服用茵栀黄口服制剂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茵栀黄作用机理不明确
茵栀黄颗粒的说明书上的功能主治里是这样写的:
1、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有退黄疸和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
2、用于湿热引起毒邪内蕴所致急性、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Ⅰ型)。
3、可用于其他型重症肝炎的综合治疗。
以上并没有明确表明适用于新生儿黄疸,茵栀黄颗粒属于中药制剂,成分有金银花、茵陈、栀子等等提取物,成分复杂,而且都属于寒凉之物,用之不当,容易损伤宝宝脾胃。
从药理学角度到底是哪一种成分在起到退黄作用?作用机理到底是什么?
这些都并不明确。安全起见,不要盲目给新生儿服用茵栀黄退黄。
二、茵栀黄副作用伤害大
茵栀黄的副作用有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俗话说好汉架不住三泡稀,更何况是襁褓中的婴儿呢?腹泻过多不仅让孩子肛周皮肤淹红破溃,引起不适哭闹,甚至可能造成营养流失,影响生长发育。
还容易造成孩子肠道菌群失调。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医生会把茵栀黄和妈咪爱开在一起的原因了。但肠道菌群复杂,又怎么保证你给孩子补的恰好就是孩子缺的呢?
此外,茵栀黄还容易诱发蚕豆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宝宝发病。
所以我们不建议盲目服用茵栀黄退黄疸,不少宝爸宝妈又要发问了,那宝宝黄疸家长该怎么做呢?
三、科学退黄不慌张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指:宝宝出生后体内的红细胞破碎,产生过多的胆红素,超过了肝脏处理的能力,通过血液循环到皮肤粘膜,使皮肤变黄,正常情况下会自行消退。
大家不要慌张,生理性黄疸不是疾病,而是自然的生理现象,不吃茵栀黄宝宝黄疸也会消退。如果是病理性黄疸,茵栀黄也不会起到根治的效果,还会白白让孩子遭罪。
宝宝有黄疸,哪些措施可以帮宝宝减轻黄疸呢?
1、早期加强喂养,勤哺乳可以促进宝宝排泄,有助于退黄。
2、医疗干预
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光照疗法(蓝光照射)、输白蛋白、换血疗法等。大家要注意宝宝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1、 黄疸出现过早(出生24小时内)
2、黄疸颜色加深如柠檬黄或橘黄
3、精神状态异常如:昏睡难醒,持续哭闹
4、有白陶土样大便
5、吸吮无力、食欲差
6、皮肤黄染突然加重,或黄疸退而复返
凡事都有例外,如果宝宝经医生诊断有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危险,又不具备换血条件时,权衡利弊可以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联合茵栀黄和光照治疗黄疸。
但目前的现状是:多数宝宝只是生理性黄疸或者母乳性黄疸,不需要治疗也能恢复正常。服用茵栀黄退黄就属于过度治疗,弊大于利,
茵栀黄不能给新生儿吃 到底为什么不能吃,听我细细道来。 我的宝宝因为是早产,黄疸一直到满月还没有好,在医院住了7天,吃的就是茵栀黄。在医院的时候就一直拉肚子不止,在医院没有条件,就一直穿纸尿裤,屁股开始是红,后来就烂了。回到家还是一直拉,不是一次一次的便便,是随时拉水,屁股就没干过。每天都是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哄也哄不好,肯定是疼的。 当时屁股烂的心疼死了,用遍了抹的药,后来才明白是茵栀黄搞的鬼,若是能回到那个时候,我肯定是拒绝的。 小编:真的不能给宝宝吃茵栀黄了,我现在带的宝宝在月子里就吃过,结果导致宝宝便血了,多吓人啊…… 明确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十个新生宝宝八个有黄疸,足月的孩子一般在出生后2~3天开始现黄,生后5-7天黄疸程度达峰值,之后黄疸值逐减,2周左右完全消退。在国际上,黄疸需要治疗的数值也越来越宽松,从原来12mg/dl就要去照蓝光,到现在15mg/dl之下都可以不用额外治疗 ,只要宝宝精神状态、吃奶正常、睡眠良好就可以再观察看看。这样的黄疸称之为“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1、新生宝宝的黄疸出现的时间过早(<24小时); 2、或黄疸期间胆红素值大于15mg/dl,黄疸值还在升高; 3、黄疸消退延迟(>2周),或消而又复现。伴嗜睡、吃奶减少、精神差等现象,这就属于“病理性黄疸”的范畴,是需要积极干预治疗的。 2016年茵栀黄注射液 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茵栀黄作为中医治疗黄疸的常用药,相信月嫂姐妹们应该都不陌生,但是因为它引起的诸多不良反应,在去年国家药监局就明令禁止了对新生儿和婴幼儿使用茵栀黄的注射液。
注射液所有的医生都知道了不能用于小宝宝,但茵栀黄口服制剂、茵栀黄颗粒能给小宝宝用吗? 2017年药监局: 茵栀黄口服剂副作用太多 而在2017年8月21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发布了关于修订茵栀黄口服制剂说明书的公告(2017年第96号),明确的说明了服用茵栀黄口服制剂会引起腹泻、呕吐和皮疹等不良反应,脾虚大便溏者慎用。可用完很多宝宝就会拉肚子,随时随地拉水
为啥要重新修订? 因为口服茵栀黄的退黄原理其实与泻药类似,让孩子多排便,将多余的胆红素排出体外黄疸自然就退了。 没错,退黄的真相就是拉肚子! 茵栀黄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这个茵栀黄口服液的原方出自于《金匮要略》的“茵陈蒿汤”,此方原来是用来治疗成人“阳黄症”的。茵陈蒿汤原方组成是三味药:茵陈蒿﹑栀子和大黄。茵陈蒿汤被“中西医结合”,中药西制成了口服液之后,还在原方之中增加了一味寒凉药“金银花”,目前被西医移植广泛用来治疗新生儿黄疸,并且被作为一种标准化的治疗手段。
按着中药学的药性来分析茵栀黄口服药的药性: 【茵陈】苦寒。归脾胃肝胆经。功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栀子】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 【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心肝经。 【金银花】甘寒。归心肺胃经。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四味苦寒药,给孱弱孩子雪上加霜 以上四味药全部属于寒凉药!而且按着四味药的归经,由服用这四味药所带入的寒性,就会进入到婴儿的相应的脏腑!这就解释了大多数新生儿在服用了茵栀黄口服液之后首先会出现腹泻。 苦寒药堂而皇之地灌进腹中 在新生儿刚刚出生1-2天之后就被服用了巨寒药,而且一般需要服用7-10天!可想而知,这对新生儿的身体将会造成多大的损害哦!作为新生儿父母,都会对新生儿呵护有加,唯恐其受到一点点的外来风寒,但是这样的寒凉药就被西医堂而皇之地直接给灌进了新生儿的腹中!那显而易见地比之于外来的风寒,这个长驱直入的寒凉药对于新生儿的伤害要更严重千百倍以上哦! 茵栀黄用不得 2011年《中华儿科杂志》曾发表了一篇「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研究中记录,每 100 个孩子中就有 25 个孩子会出现严重腹泻的症状,从概率学上来讲, 这真的是一个很高的比例了。 新生儿肠道功能发育不全,哪里遭得起中成药的「蹂躏」。 (茵栀黄颗粒也不要给宝喝) 这样频繁的腹泻对孩子来说,已经大大超出了可以承受的范围。 看到下面的照片真是触目惊心,让人心痛不已,我的宝宝甚至比这更严重,是整片的红色溃烂,当时不知,还怪自己,以为是自己护理不当的原因,自责,甚至十几分钟换一个尿布,宝宝哭闹的很厉害,不睡,当时真的很无助。后来才知其实都是茵栀黄害的
而长时间的腹泻,容易继发乳糖不耐受,这对还在喝奶的孩子来说,在营养吸收上是非常不利的。 宝妈文婷说:生下来是个大胖娃,一直灌这个茵栀黄拉肚子都不长肉,肠胃也拉坏了。 宝妈Zee:我家被坑过!拉了一个礼拜,红屁股!后来有别的宝妈问我,我都强烈建议她们去照蓝光。 宝妈艳子:我家宝宝就是听了她奶奶说吃茵栀黄可以退黄,吃了一个星期,太坑人了,宝宝一天拉无数次,宝宝屁股都拉破皮了,护理了好久宝宝才好,看到心疼死了,做月子都没做好 多吃多排、蓝光 才是最适合新生儿的退黄手段 生理性黄疸并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只要宝宝吃的睡的好,大小便颜色正常,过了高峰期,黄疸便会自行消退。 若是家长们还不放心,可以适当的让宝宝多吃些,促进代谢,加强胆红素的排出。 不少妈妈就用自己的经验说明了这一点: 宝妈小肥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