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犬之岛》也是受到了众多网友们的关注,作为在柏林电影节斩获最佳导演的影片自然颇受热议,这部电影中也是出现了大量的隐喻内容,在电影的末尾市长也是突然反水,瞬间承认了自己的过错,那么犬之岛市长最后为什么醒悟?
影片在视觉上依旧延续了安德森的小清新风格,甚至融入了大量的日本元素。太鼓、相扑、歌舞伎、浮世绘、葛饰北斋、取自黑泽明《酩酊天使》和《七武士》的原声。简直是声画美学的顶级盛宴。
然而,影片的故事却跳出了韦氏小品文的温馨治愈,政治阴谋与小岛历险双线并行,成了一部 政治惊悚电影,就连片方都不建议12岁以下的小朋友或者观影经验不足的大朋友观看。
这部电影发生在未来的日本,一个叫做Megasaki的虚拟城市,Megasaki这个名字取自在二战期间曾遭原子弹轰炸的日本城市长崎(Nagasaki)。因为一场犬流感的爆发,所有小狗都被驱赶到一个垃圾岛。
一个小男孩为了寻回对自己意义重大的爱狗,想方设法来到了这个没有人类的岛上,并与狗狗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探险。有趣的是,在这部电影里面,所有的狗狗都讲的是英文,而人类(除了翻译和外国交换生Tracy Walker)都讲的是日文,市长发言、科学家、新闻主播等人的发言都会被翻译成英文,可是小男孩却不会给翻译和字幕,模拟了狗狗们眼中人类的世界。
《犬之岛》本质上是一部软政治惊悚电影,你也可以脑补出各种各样关于政治隐喻的解读。蘑菇云爆炸和狗主子小男孩、世袭政治、城市名映射长崎市、学生运动等等。安德森曾说本片是对日本政治的一种幻想,是对20世纪欧洲政治的一种隐射……
Spots是市长家的护卫犬,佩戴着高级武器和联络器,发誓用一生效忠小男孩。随后因为犬流感肆虐,成为政治牺牲品被放逐,成为了流浪狗。之后成为了流浪狗的首领,为了解救狗族,要求与小男孩解除誓言。在关键的一战中,奋不顾身力挽狂澜。结局是他被立了墓碑,被告知外界已然伤逝,而实则被雪藏于深深的地下,戴着假肢与绷带看起来十分凄惨。
而Chief则在犬族被集体流放前,就已经是一只流浪狗了。他表面暴躁,凶狠,邋遢(白毛脏成黑毛)实则温柔而又敏感。他不承认人类是犬的主人,对其他狗在人类目前献殷勤表示鄙视和不屑。但在犬之岛上被男孩驯服,随后接替了Spots成为了新的守卫犬。
影片最后更是潦草应付虎头蛇尾,市长莫名其妙就良心发现,一颗狗牙简单粗暴地结束了这场政治战争。总体来看,虽然《犬之岛》结局较为仓促,整体节奏也过快,但恰到好处的停顿也时不时地能带给观众思考人与动物间情感羁绊的空间。同时,韦斯在故事之外要表达的东西过于繁多,太过风格化的电影虽然无法做到受众的全部覆盖,但冷峻画面背后暗藏的真情却足以引人共鸣。
最后说下影片的隐喻和内涵,韦斯安德森曾经说过:
这样一个故事可能发生在任何地方,不仅仅是日本
对于韦斯安德森来说,对于一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并非完全就是影片所要真实讲述的国家,韦斯安德森喜欢借用他国的背景讲述自己的故事,这点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也能明显看出。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看来,韦斯安德森并不是在讲述某个特定的历史影射,我更偏向于认为韦斯安德森在讲述一个关于20世纪以来殖民主义、专制极权主义的缩影。
影片中的小林市长的养子虽然最后取代了小林的统治,那也不过是新一个专制政权从全民厌狗到全民爱狗的转变,在这样一种奴性社会中,人的所爱所恨,均有所谓的上层人来决定。
而再深剥一层,当影片中其他狗从最初的民主投票变为听小男孩的话后,只有首领狗依然我行我素,直到男孩摸了首领狗,给它洗澡和喂食,它才变得顺从,而首领狗从此由黑色变为白色真的是因为太脏了吗?
我想不是,这里的黑白转换更像是一种隐喻,因为这只首领狗和它的亲生兄弟护卫狗一样,骨子里就带有与生俱来的奴性,一旦主人施予恩惠,奴性就重新显现出来,变回了温顺的白狗,因此,越往后看,你越会觉得,当我们以狗的视野来看人,导演要讲述的东西就越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