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育儿综合内容页

宫心计2深宫计李隆基为什么叫三郎 历史上只至亲之人如此称呼

电视剧《宫心计2深宫计》中李隆基为什么叫三郎引起不少观众好奇,众做周知,李隆基就是历史上的唐玄宗,曾经开创了大唐盛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那么李隆基为什么叫三郎,历史上的李隆基又是怎么样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介绍吧!

宫心计2深宫计李隆基为什么叫三郎 历史上只至亲之人如此称呼

历史上的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因其諡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故亦称为唐明皇,后封元圣文神武皇帝。玄宗在位年间,是唐代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

唐明皇排行老三,杨玉环常私下叫他三郎。正是这样,当时大诗人白居易说杨玉环是三千宠爱集一身。 因为三郎是李隆基的乳名。只有至亲之人才能这么称呼。

宫心计2深宫计李隆基为什么叫三郎 历史上只至亲之人如此称呼

李隆基出生在公元685年,老爹李旦刚登上皇帝宝座,做了老板,手下连个心腹的员工也没有,因为在李旦身后,还有一个强势的母亲,皇帝没事可做,只能找后宫的媳妇,排解寂寞,第二年,就有了这个老三。

虽然老爹的皇帝,只是个光杆司令,但是该有的待遇,一样也没有少。

宫心计2深宫计李隆基为什么叫三郎 历史上只至亲之人如此称呼

每月按时发工资,领的都是王子的薪水,钱多,佣人也多。

李隆基长到四岁的时候,因为大伯李弘身体太差,死的也早,导致后继无人,奶奶武则天就决定,把李隆基过继给李弘,算是给自己的大伯,继承香火。

李隆基排行老三,为什么能成为皇帝

公元690年,李旦的皇帝之路,走到了尽头,搞了个禅让的仪式,把宝座正式送给了母亲。

仪式结束后,自己搬出了皇宫。

因为这事很顺母亲的心意,武则天也没为难李旦,第二年,李隆基和其他兄弟们,就都有了编制,被封为楚王,有了自己的官吏、随从,比他爹过的,还潇洒。

只可惜,这种生活,没有坚持半年。

公元691年8月,武则天的两个员工,或许是感觉到,给老板打工的压力太大,就偷偷溜进了李旦的太子宫,计划请老太子重新出山。

这两个员工,一个叫裴匪躬,一个叫范云仙。

宫心计2深宫计李隆基为什么叫三郎 历史上只至亲之人如此称呼

当时的武则天,刚刚登基,权力的欲望达到顶峰,对于发生在东宫的这档子事,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于是员工被辞退,甚至命也没了,李旦呢,被关了禁闭,再也不允许见任何大臣。

同时,李隆基他们,也不能在外面玩了,全都住进皇宫,每天派人24小时监视。

不能去外面,对于六岁的李隆基来讲,差别也不大,无非是玩的地方变了,真正让他感觉到恐惧的,是在两年后,也就是公元693年,李隆基的母亲窦妃,早上出门给奶奶武则天请安,之后,再也没有回来。

母亲无故消失的这件事,父亲李旦也知道,但是他没有对李隆基说什么,只是从那一天起,负责照顾李隆基的,变成了父亲的另一个老婆,豆卢氏。

皇宫是个很大的建筑,李隆基在这里生活了六年。

公元698年,狄仁杰抛出了着名的李显理论,武承嗣和李旦,都被排除在太子门外,结果武承嗣死了,李显经历长期掉线后,从湖北又回来了,李旦呢,也从禁闭中,释放出来,包括李隆基。

第二年,李隆基再次进入编制,被封为临淄王,做过右卫郎将等职位,工作不固定,经常换,在公元705年,武则天下台之前,担任的最后一个职位,是尚辇奉御,工作内容和孙悟空差不多,替皇帝看马的。

公元705年,发生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对李隆基来说,影响了他的一生,这就是由张柬之领导的神龙革命。

李隆基的优势是正统,皇帝亲自任命的,李家江山的继承人。

在皇帝的位置上,李旦又坐了两年,虽然比第一次好点,在大厅里,站着所有的大臣,但是依旧做不了主,不是请示太平公主,就是需要李隆基拿主意。李旦感觉自己,还是个傀儡。公元712年,李旦脱下黄袍,把位置让给了太子。李隆基坐在了宝座上。

太平公主恃着拥立睿宗有功,经常干预政事。她又感到太子李隆基精明能干,妨碍自己参政,总想另易太子。李隆基当然不愿任人摆伂,亦想除掉太平公主。睿宗最初遇到困难先听太平公主的意见,再征求太子的意见。

后来,愈来愈倾向太子。李隆基为太子之后与太平公主的矛盾日益加剧。景云二年(711年)正月,太平公主竟把宰相邀截到宣政殿光范门内,明目张胆地劝宰相更易太子,遭到宋璟的严词拒绝,阴谋才未能得逞。

太平公主与皇太子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愈演愈烈,睿宗对此感到不安。二月间,他听术士说:五日内有急兵入宫,更加感到局势严峻,遂颁下诏书,命太子监国。

宫心计2深宫计李隆基为什么叫三郎 历史上只至亲之人如此称呼

到景云三年(712年),李旦怕在这样下去,李唐江山又大乱,又不顾太平公主的反对,毅然把帝位让给了李隆基,改元先天。

只是仍然掌握了朝政大权:朝廷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和军政大事的决定权。李旦的让位加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除掉对方。

据称太平公主和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湜、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新兴王李晋(唐高祖堂弟李德良之孙)、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寺卿唐晙、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胡僧惠范合谋推翻李隆基,并且太平公主准备以御林军从北面、以南衙兵从南面起兵夺权。

甚至已经计划在李隆基饮食下毒。魏知古将之报告李隆基,李隆基与王琚、张说、崔日用讨论后,决定先发制人,于是召集弟弟岐王李范、薛王李业及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也是玄宗的内兄)、内给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率先采取行动。

先天二年(713年),李隆基命王毛仲武装家兵三百余人,各骑马。李隆基亲率太仆少卿李令问、王守一,内侍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亲信十多人,先杀左、右羽林大将军常元楷、李慈,又擒获了太平公主的亲信散骑常侍贾膺福及中书舍人李猷,接着杀了宰相岑羲、萧至忠;尚书右仆射窦怀贞乱中自裁而死。太平公主见党羽被诛杀殆尽,不得不逃入佛寺,三日后返回。

太上皇李旦出面请李隆基恕其死罪,被李隆基拒绝,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是为先天政变。自此以后,唐玄宗终于掌握了皇帝应有的权力。

这一年,李隆基把年号改为开元,表明了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