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摔跤吧!爸爸》正在热映,该片不仅获得了炸裂的好口碑,也赢得了票房的逆袭。当然网友们对于这部电影的结局也是倍感好奇,那么《摔跤吧!爸爸》的结局是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单从剧情上看,《摔跤吧!爸爸》这部影片其实比较简单,讲的是一个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励志故事:身为国家摔跤运动员的父亲,为了实现未达成的金牌梦想,走上培养女儿摔跤的道路。
这个看上去比较冷门的题材,实际上戳中了当下印度最热门的社会问题,说出了不只是印度人,同时也是世界上很多观众的现实诉求,毕竟在印度那样父权色彩浓厚的国家,直面女权需要很大的勇气。
随着《摔跤吧!爸爸》票房开始逆袭,很多中国观众发出惊叹:原来印度电影已经这么好看了。
阿米尔·汗扮演片中的爸爸马哈维亚。角色原型是印度著名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身为全国摔跤冠军的他,一直有个遗憾:没能为国争光。于是他把希望寄托在即将出生的儿子身上。老婆很配合,一个接一个地生,只是生下来的4个孩子,全是女儿……
原以为梦想泡汤,没想到偶然之间,爸爸发现两个大女儿和二女儿身上,都有打架天赋———她们把邻居小孩揍得鼻青脸肿。兴奋的马哈维亚,开始全力训练两个女儿:狂练体力,定好闹钟,每天早上5点,跑步!
大女儿吉塔和二女儿比塔,开始时叫苦不迭,以头发长虱子为由,不想训练。没想到爸爸一声令下,剪短发!姐妹俩含着眼泪,开始了艰苦的训练。
严酷的环境差点打败姐妹俩,她们拨慢闹钟、训练偷懒,甚至故意输掉比赛,直到被14岁的朋友被迫当上新娘这个残酷的现实打醒。姐妹俩意识到,要想改变命运,必须坚持!从此咬牙训练,节节获胜,先后当上全国冠军。
父女三人迎来国际挑战。吉塔进了国家级体育学院,开始膨胀,逐渐失去了对爸爸的信任,结果惨败。妹妹帮她认清了爸爸的重要性———这个有牛一般圆瞪的双眼、神一般坚定意志的爸爸,是姐妹俩的人生灯塔。爸爸来到姐妹俩身边,隔着学院围墙,冷静地执导她们重新训练,直到她们赢得半决赛、杀进决赛。
《摔跤吧!爸爸》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在最后大女儿参加的世界摔跤决赛上,阿米尔汗与国家队教练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以至于教练耍了一个阴谋将阿米尔汗囚禁起来,不让他到场干扰自己对比赛的指导。
大女儿摔跤比赛一路打来,都是靠着父亲的指导与鼓舞。然而在父亲没有到场的情况下,大女儿却依然凭借自己的坚持与智慧赢得了决赛的胜利。
最后一站,姐姐吉塔的对手是狂妄的宿敌,赛场上,她想起爸爸的话:你代表的是全印度的女性!热血沸腾的吉塔神奇地抛起对手,拿到梦幻5分,绝杀获胜,圆了爸爸的梦。后来,她更成为了首位登上奥运赛场的印度女子摔跤手。
同时,影片对父女情的细腻刻画也戳中无数中国观众的泪点。家庭教育主题不分国界永远是已为人父母的观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他们也对影片中父亲角色产生了强烈的身份认同感。
影迷朋友告诉记者,他和身边很多同事都带着孩子二刷了电影,像其他进口大片看多了都是一个套路,都能猜出结局,就看看特效。但《摔跤吧!爸爸》很符合中国国情,无论对父母还是孩子都很有教育意义。虽然我儿子才8岁,也能看懂了很多,比如要吃苦耐劳有理想有目标,非常正能量。
而这部印度影片之所以意外走红,不仅因为演员演技出色、故事情节感人、摔跤场面扣人心弦,更是因为其题材的现实性和真实感。国内许多家长观影后产生了角色代入感,对马哈维有强烈的身份认同。
面对千军万马走应试教育独木桥的现状,如今的家长们普遍产生教育焦虑,而《摔跤吧,爸爸》却指出了一条特色教育之路和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给人启迪,催人上进,传递着十足的正能量。
当然,这碗励志鸡汤不仅戳中了中国观众的泪点,也戳中了许多影迷和行业内人士的痛点。《摔跤吧!爸爸》中所有印度演员的拼劲让人敬佩,反观国内,从年初开始部分以抠图替身弄虚作假完成工作又拿着高片酬的演员则引起了全民口诛笔伐。
酒香从来不怕巷子深,中国观众也一直在期待自己的摔爸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