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古往今来,多少人做了公务员,加入国家行政序列这个行当,升迁上位天天想,加官进爵夜夜梦。可这个行当永远都是僧多粥少,争也得争,不争也得争,怎样争出水平,如何争出素质是一门学问。北宋杭州苏麟就争得十分艺术。
范仲淹出身贫寒,少有学名拼的却是刻苦勤奋,为了能够专心致志,他到寺院里借读,冬日的寺院滴水成冰。范仲淹每天早上煮一锅粥划成四份,早晚各取两份果腹,佐以切成碎末的咸菜。人不堪其忧范仲淹却不改其乐。范仲淹读书读出了快乐,圣贤之道和使命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应天书院读书,皇帝来基层调研,别的同学都跑去看真龙天子的风采,邀他同去。范仲淹头也不抬说以后和他做同事,天天有都能见到他。二十七岁,范仲淹中了科举。划粥割齑成为后世励志典范。
苦难的经历磨练了范仲淹的意志,赋予他正直无私,天下为公的性格。宦海浮沉,进退维谷,范仲淹却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绝响,声振寰宇。梅尧臣因言获罪,给范写诗说人家把他当做乌鸦,范仲淹和诗说为了正义和真理,我宁愿做一只“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乌鸦。怀着一颗无私奉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心,范仲淹对事业忠诚,对同仁真诚。然而,人非圣贤,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
皇佑年间,花甲之年的范仲淹到杭州当领导,创办义庄,以工代赈,范仲淹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带领部属创先争优,把杭州治理的井井有条。不让老实人吃亏,让身边的每一个人充满希望,对生活和工作充满热爱是范仲淹做老板的信条。排排坐,吃果果。范仲淹开始对身边踏实能干的部属分门别类,按照个人能力和水平,把他们的职务和待遇进行了提高,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皆大欢喜。
范仲淹看到大家忙忙碌碌却喜气洋洋的样子十分开心,秘书给他呈上一封信,打来一看是一首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落款是苏麟。
范仲淹一拍脑袋说我怎么把这个人给忘了。苏麟是他外派到杭州附近的巡查,得知同事们在这次大规模人事安排中都找到了自己位置,苏麟心中十分失落。苏麟十分敬佩范仲淹的为人,知道自己不是工作能力不行水平不高,而是范仲淹把他忘了。前思后想,他写了一封信说:我是不是应该每天在你眼皮底下晃啊?
范仲淹给他回了一封信。当然不是承认自己挂一漏万,在英明的领导也不会承认自己错了。人事安排已经尘埃落定,范仲淹把苏麟举荐给朋友。苏麟看着信笑了:哥争得不是官,而是机会不能错过,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