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鲤,字伯鱼,据说是生他时恰好鲁国的国王鲁昭公送来的贺礼是一条大鲤鱼。臣子生孩子,国王送礼,这也算是一件古今罕有的大事,值得大夸特夸炒作之,让子孙后代做为荣耀永远铭记的,于是孔夫子便借事件为名,给自己的独生儿子取名孔鲤,字伯鱼。“鲤”就别说了,就是国王送的那条大鲤鱼了,“伯”字在古代当“大”讲,第一的意思,“伯、仲、叔、季”,在兄弟排名中就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的意思,伯鱼者,大鱼也!古人的“字”是很讲究的,名是小名,字便是大号,学名的意思,在正规场合才用的。孔夫子给儿子起的学名加了个着重号,呼之为“伯鱼”,足见对这件事的重视。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孔鲤
孔鲤果然名如其人,深得乃父“中庸”之道,既是个大大的“滑头”,又属于“溜边派”,虽然孔夫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但优秀者并不包含孔鲤。孔鲤一生无建树,乃至于就连孔鲤的儿子孔汲也不肯拜其父为师。孔汲字子思,他最终拜的是祖父的高足曾参,收下的徒弟是孟子,创立了“思孟学派”,将祖父孔子的儒学发扬光大。孔鲤的学习属于“懒懒婆”式,就象阿Q的“革命”,有点“起哄”性质,你让学我就学一点,不让我学我就玩去,反正有老子养着。据说有一次他正在玩得高兴,恰好遇见他爹孔子在庭院中站着,怕老子是儿子的通病,何况孔子家教很严,所以孔鲤低着头,小步快走,打算逃过这一关,没想到孔子叫住他问:“站住,小鲤鱼,你学过《诗》了吗?”孔鲤赶忙站住,回答说:“我还没顾上学呢?”孔子说:“你不学会《诗》怎么会说话?”“没学过《诗》就不会说话了,难道街面上没学过《诗》的人都是哑巴?”孔鲤心中暗笑父亲的“迂”,但一看到爹的严肃样,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唉!谁让他是爹呢?不学又要打手心罚跪,背吧!”
孔鲤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整部《诗经》不长时间就背得滚瓜烂熟,完成了父亲交给的硬性任务。刚想松懈一下,又在庭院里看到孔子独立站着:“唉!今天怎么这么倒霉?”孔鲤只好又低着头,用小步快速地向前走,以期不惊动正在独自思考的父亲,没想到孔子早看到他:“站住,小鲤鱼,你学过《礼》了吗?”孔鲤赶忙站住:“按父亲的吩咐,刚学完《诗》,还没顾得上学《礼》呢?”,孔子说:“哼!不学会《礼》,你怎么做人?”“没学会《礼》就不会做人了?那街面上那么多没学过《礼》的人,难道都是畜牲?”孔鲤暗想,但他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愿,于是回去抱着一本《礼记》,囫囵吞枣地背了起来。
不管怎么说,孔鲤毕竟是至圣先师孔子的独生儿子,在外人看来,必定深得孔子的遗传与嫡传,学问一定大得不得了,所以鲁国的国王鲁哀公就给已成了成年人的孔鲤下了高薪聘书,但受父亲“中庸”熏陶多年的孔鲤是颇有点自知之名的:“官场黑暗,就连父亲那么大的学问周游列国都不受重用,何况我孔鲤?世道混乱,如果应召,难免灾祸临身;不应召,有父亲的光环照着,反而能忝列儒家名士之林,象个‘隐士’,能受众人尊重。在经济上也不怕,父亲那么多学生,就说学费低点吧,一人一束干肉,就是三千束,都够开肉铺的了!何况师兄端木赐子贡还是全国首富?还是明哲保身得好。至于理由嘛,就说身体不好,需要静养,嗯,就这么办。”孔鲤打定了主意,毅然故做高深地辞去了鲁哀公的聘书。知子莫若父,孔子早知道儿子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对他称疾不出避免丢人现眼倒也认为是明智之举。孔鲤这一招不费一刀一枪,为自己轻轻松松赢得身后名,首先稳稳当当地当上了孔门的“二世祖”,到了北宋,宋徽宗还封他为“泗水侯”,风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