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育儿综合内容页

剪客张戈靠一个点子成为潮老板

时下很多年轻人不再像过去那样热衷剪报,而是从互联网获得信息。能不能像剪报一样,避开令人头痛的庞杂无用的信息和广告,在极短时间内将网上有价值的资源“剪”下来?80后IT潮人张戈的独门暗器“剪客”,凭借快捷收藏互联网精华资源的功能,刚问世就得到50万美元的风投资金。硅谷人甚至预测,剪客将发起一场新的互联网内容革命,也有人断言,他就是下一个马云或张朝阳!

阴差阳错“剪客”问世

张戈,30岁出头,从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后,一直“不务正业”。做主持人、做高端咨询,喜欢玩乐队、做电子音乐,在经历了初入社会的迷茫期后,他开始思考起真正该做的事情。在张戈看来,不走老路的唯一途径就是创作。

1993年,还是清华在读生的张戈喜欢鼓捣计算机,钻研IT技术,经常混迹在中关村,幸运地获得了与“中文之星”这个软件共同成长的机会。可惜好景不长,1996年起,“中文之星”也开始面临下滑的趋势,在这里度过了3年时光的张戈便开始琢磨自己出来创业。

不久,他和几个朋友凑钱做了一个互联网音乐网站。由于后续资金跟不上,音乐网站很快难以为继。第一次创业失败后,他开始就职于以图片软件而知名的ACDSee公司。然而,此时的张戈还是很不安分。

2006年7月,想在互联网行业试水的张戈来到美国留学。其间,他开始在硅谷接触产品开发领域,和几位同学构想出一个颇具野心的项目——制作“云翻译”系统。所谓“云翻译”,就是把需要翻译的文字片段剪切发布到网络上,集思广益,从网民的智慧中获取最佳答案。

“这个产品的功能复杂,后来发现,单凭我们自己的能力没有办法将这个项目完成。不过,意料之外的是,翻译中剪的功能让大家都很感兴趣,用户很愿意使用‘剪页面’这个功能。我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需求,于是便决意把它单独提取出来,做成剪客,其他功能则不再开发了。”

当时存在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很多人都抱怨在庞杂的信息中,费力费时还很难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于是,一个创业点子在张戈脑海中萌发了:剪报是很多人上学时代的共同爱好,现在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帮他们从网上把有用的信息快速“剪”下来。张戈和3个同时在美留学的创始人一商量,便决定再次创业。

他想先到北京考察国内市场环境,然后打算和搜狐的张朝阳一样,回美国找投资人解决资金。2011年,带着创业点子回国的张戈,考察了北京青年创业园、石景山园等几个创业孵化基地。让他大为惊讶的是,几家风险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人竟然派人在基地现场办公,“淘宝”优质项目。

张戈坦言:“现在不论是在乘坐地铁的间隙,还是饮茶聚会的空当,每人都拿着手机在看。可通过网络阅读到的信息质量低、重复多,真正的精品反而读不出来。”他把自己的经历和创业想法一说,投资机构立马有了兴趣,连商业计划书都没要,就表示愿意投资。“在美国硅谷,我看到仅凭一个点子就拿到投资的人不胜枚举,当时心里真羡慕啊。”张戈说,没想到几年过去,在北京拿投资也和硅谷一样容易。

让每一次阅读都有价值

这个用剪报方式收集互联网信息的方法,因其独特、新颖,没多久就得到了不少大型投资公司的青睐。张戈逐一分析,谨慎地挑选了一家最适合自己的投资公司,非常顺利地拿到了50万美元。

创业需要克服的瓶颈不外乎三项:找人才、找资金、找方向。在张戈的经历中,资金问题显然不是创业初期的最大困难。“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投资者也是。”张戈说,很多创业者因为需要钱而降低了对投资者条件的筛选,甚至一些投资者都搞不清楚创业者想做的是什么,导致投资者最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创业者是开车的,投资者只是出油钱打车的。如果让打车的人指挥方向,这个创业肯定做不成。”

正是由于张戈的大胆创新和坚持,才有了剪客今天的成功。“拿到投资,我就回国发展了。国内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会更快,而且大家都急需这样的分享机制。”于是,他火速联系自己的死党老徐,并招募了一位著名网络公司工程师,形成了三个人的原始团队。

通过北京创业孵化基地的一条龙服务,2011年5月,仅用了两周时间,他就拿到了剪客网的企业工商注册证书。当时中关村各种创业大赛紧锣密鼓地登场,张戈就报名参加了微软“云加速器”的竞赛选拔。这是微软在中国启动的首个创业计划。剪客网凭借优良的团队基础、技术和商业模式等优势,在这次比赛中脱颖而出,正式入驻微软提供的新写字楼。而张戈的团队也由原先的3人迅速扩充到19人,以清华学生为主力,并且还在不断地招兵买马。

同时,剪客的产品功能也在不断完善,愈加清晰明确。张戈说,剪客提供的是一个附着在浏览器上的书签工具,用户用剪客书签把要分享的页面中那些有价值的部分剪下来,保存到云端的存储上,同时生成一个缩略图。“截图就像拍照,只能以图片格式保存。而剪客生成的这个缩略图是网页格式,上面的链接都能打开,剪下来的视频甚至可以直接点开在线播放。”用户不仅可以切掉原页面上的广告等无用信息,还能避免网页过期所造成的信息遗漏,使网络阅读也能像实体阅读一样,精准且安全。最重要的,是用户不仅可以看到自己的剪报,还可以根据兴趣和关注点得到来自别人的剪报推送。而通过社交方式过滤、浓缩和聚合内容,剪客还为因共同兴趣而相识的各种群体构建了一个可以分享和交流的部落。在张戈看来,这是为追求个性和小众的人们专门定制的私享空间。

至于剪客在国内的“声名鹊起”,也绝对不是偶然。“最初的时候,剪客网尚在内部测评和试用阶段。当时‘清华某位女研究生留遗书出走’的事件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而我们的团队中有来自清华的精英,他使用剪客针对此事作了一个追踪报道。”自此,剪客从“地下状态”转为“地上工作”,彻底地开放应用,并赢得了大众的喜爱。

不过,张戈对于移动市场的想法显然不止于此。“对于互联网达人、知名博主来说,他们本身拥有广泛的粉丝群体,把这些用户的内容形成定制App,提供给这些粉丝群体,用户体验会更好。”

成为亿万富翁不是梦

事实上,剪客一问世,就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短短几个月,除个人外,仅企业用户就有两万多家。剪客是直接收藏用户想要的内容——不仅能收藏静态的文字图片,还能收藏动态的视频,有声音画面。花很短时间,就能搜集到大量高价值信息,这种高效剪裁工具,对惜时如金的商家来说太有用了!

下一步,剪客网会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移动端的研发上,这是张戈从一开始就想好的路。随着商品同质化的日益严重,客户资源在营销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比例。“真正的市场竞争下,产品一定是无差异化的。你做一个东西,马上就会有人做个一模一样的出来。”剪客网把分散的用户集中起来,分门别类,让商家和买家都能迅速找到对方,准确获得各自的需要。张戈说,他一点都不担心剪客被山寨,也不担心会有相同产品来竞争。

现在剪客网的产品还未完全成熟,但已经有了大批用户。虽然还没有惊人的盈利业绩,但投资人看重产品的未来,愿意继续投资。张戈说,现在平均每两周就有一家风投机构找上门希望注资。硅谷人甚至预测,剪客将发起一场新的互联网内容革命,可谓“钱”景无限。中关村一位IT元老说:“他就是下一个马云或张朝阳,成为亿万富翁不是梦!”现在张戈的公司也一直在扩充人员,他说:“北京人才众多,发一个招聘帖,就有人才找上门来。”

为了剪客,张戈牺牲了很多: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没时间玩自己热爱的音乐,和朋友几次约好到非洲旅行结果都泡了汤……他说创业本就如此,付出比收益多,可只要能够实现梦想,就足够了。“为了梦想而奔跑的人是不知疲劳的。”而张戈的终极目标,就是用剪客这把公平的“剪刀”,让那些读者偏爱且有能力生产好内容的无名者,可以站在互联网的平台上,获得他们应得的尊重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