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组词:败诉、败诉、撤诉、反诉、告诉、公诉、控诉、哭诉、民事诉讼、倾诉、起诉、起诉书、上诉、胜诉、申诉、诉苦、诉说、诉讼、诉讼法、诉诸、投诉
败诉bài sù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一方得到法院作出的不利于自己的判决。与“胜诉”相对。
撤诉chè sù 解释:撤诉 chèsù[nolle prosequi;drop a lawsuit;withdraw an accusation] 指民事诉讼原告人或刑事诉讼起诉人请求停止对案件的起诉
反诉fǎn sù 解释:反诉 fǎnsù[countercharge;counterclaim] 在同一诉讼中,被告对原告提出控告 引用解释 在同一诉讼中,被告人向法院对原告人提出的诉讼。
告诉gào sù 解释:告诉 gàosu(1) [let others know;inform;tell]∶诉说,申诉 父女们想起这苦楚来,无处告诉,因此啼哭。——《水浒》 (2) [imform;notify]∶向别人陈述;通知某事,使人知道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藤野先生》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3) [lodge an accusation against]∶受害人向司法部门报告犯罪事实,请求追诉 引用解释 亦作“ 告愬 ”。 1.向上申诉。《管子·任法》:“贱人以服约卑敬悲色,告愬其主,主因离法而听之。”《吕氏春秋·振乱》:“世主恣行,与民相离,黔首无所告愬。”《汉书·成帝纪》:“刑罚不中,众冤失职,趋闕告诉者不絶。” 晋 李密 《陈情事表》:“臣欲奉詔奔驰,则 刘 病日篤;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唐 元稹 《与史馆韩侍郎书》:“ 逢 每寃其父之名不在於史,将欲抱所寃诣京师,告诉於司史氏。”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无可归咎,无可告诉,不得不悵望於天。” 2.告知;对人说明。《史记·龟策列传》:“王有德义,故来告诉。” 宋 杨万里 《景灵宫闻子规》诗:“今年未有子规声,忽向宫中树上鸣,告诉落花春不管,裴回晓月恨难平。” 明 徐渭 《雌木兰》第一出:“把这要替的情由,告愬他们得知。”《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宋金 将入赘船上,及得病之由,备细告诉了一遍。”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四章:“有一个想不到的好消息,我本来不打算告诉你们,好保持个突然性。”按,告知义今读轻声。 3.特指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向法院控告犯罪人及其罪行,并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编第七章:“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
公诉gōng sù 解释:公诉 gōngsù[public prosecution] 一种刑事诉讼方式,由拥有法定检察权的机关代表国家对罪犯向法院提起诉讼,区别于“自诉” 公诉人 引用解释 刑事诉讼的一种方式,是以国家公诉人身分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在我国,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案件,认为必须对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时,由检察长或由他指定的检察员以国家公诉人资格,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出席法庭,支持公诉。
控诉kòng sù 解释:控诉 kòngsù(1) [appeal;state]∶申诉;陈述 空教我有情难控诉 (2) [accuse;condemn]∶向有关机关或公众陈述受害经过、受害事实 控诉四人帮 引用解释 亦作“ 控愬 ”。 1.申诉;陈述。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百姓喁喁,无所控诉,咎尽在 辅 。” 宋 王安石 《乞罢政事第三表》:“伏望皇帝陛下……俯从控愬,实允询谋。”《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情疏鱼雁杳,空教我有情难控诉。” 梁启超 《俄罗斯革命之影响》二:“一八二五年, 尼古剌第一 即位,行絶对严酷之专制政治,有‘铁沙’之名,人民益颠沛无所控愬。” 2.向有关的人或部门告发;向公众申诉自己受害事实。《元典章·刑部十五·越诉》:“人民词讼之剧,多有不候本路归结,越经省府按察司控诉。” 明 王廷相 《送丰洲蔡先生巡抚山东序》:“夫吏据乎势者也,民制於势者也,势之所在,无往不压,虽强梁者不敢於控愬,而况衰弱之民乎?” 清 薛福成 《上曾侯相书》:“凡州县被民控愬者,大率多以门丁为辞,则其横可得而知也。” 巴金 《<家>后记》:“对祸国殃民的‘四人帮’,我再一次提出我的控诉。”
哭诉kū sù 解释:哭诉 kūsù[plaint] 可以听得见的悲哀苦怨之类的诉说声 哭诉把娃娃玩偶丢了 哭诉 kūsù[complain tearfully;accuse in tears] 哭着诉说或控诉
民事诉讼mín shì sù sòng 解释 为解决财产和婚姻家庭等民事纠纷而进行的诉讼。在中国,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着重进行调解,调解无效的及时判决。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依照规定交纳诉讼费用。
倾诉qīng sù 解释:倾诉 qīngsù[pour;unload] 把心里话全说出来 倾诉衷情 引用解释 把想要说的话全部说出来。 巴金 《家》二四:“你想,我的痛苦,又向哪个倾诉?” 徐迟 《祁连山下》:“他一件件说起来,几乎倾诉了一切。”
起诉qǐ sù 解释:起诉 qǐsù[sue;prosecute] 提起诉讼;尤指指控某种罪行或犯法行为,或向法庭控告要求以适当的法律形式惩罚罪行或犯法行为 对他们的欺骗行为起诉 引用解释 1.向官厅提出诉讼。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四九回:“ 八排瑶 向有 黄瓜寨 ,被奸民衙役劫夺,因到官厅起诉。” 2.专指向法院提出诉讼。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二:“那地皮原来是 蒋老虎 蒋大爷 的。 蒋大爷 马上要进城去起诉了。”
起诉书qǐ sù shū 引用解释 由检察机关向审判机关提出公诉时所写的文书。
上诉shàng sù 解释:上诉 shàngsù[appeal] 当事人不服第一审的判决或裁定,依法向上一级法院提请重新审理 提出上诉 引用解释 1.谓向神祇、君王或官府诉说冤情。《文选·班固<东都赋>》:“下民号而上诉,上帝怀而降鉴,乃致命乎圣皇。”《后汉书·班固传》作“上愬”。 唐 杜甫 《杜鹃行》:“口乾垂血转迫促,似欲上诉於苍穹。” 宋 韩琦 《北岳谢雪文》:“守臣慙政之缺,察民无罪,輒遣属吏走祠下,合众心之所忧,上诉於神。” 清 赵翼 《檐曝杂记·黔中倮俗》:“有事控於本官,本官或判不公,负冤者惟私向老土官墓上痛哭,虽有流官辖土司,不敢上诉也。” 2.法律名词。诉讼当事人不服法院第一审的判决或裁定,而按法律规定程序向上一级的法院申诉。 魏金枝 《任璋元和三个地主》:“怎么办呢?有的朋友说:‘岂有此理,索性到 金华 上诉去!’” 谢觉哉 《缠讼》:“要知道,‘不服上诉’,是审判不当的救济法子。”
胜诉shèng sù 解释:胜诉 shèngsù[win a lawsuit (or court case)]判决对某一方有理,称某一方胜诉
申诉shēn sù 解释:申诉 shēnsù(1) [appeal;complain] (2) 对所受处分不服时,向处理机关或上级机关提出自己的意见 向上级提出申诉 (3) 对法院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依法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 不服判决,提出申诉 引用解释 1.向上级或上属机关申述情由。《后汉书·王符传》:“今冤民仰希申诉,而令长以神自畜。”《隋书·刑法志》:“有枉屈县不理者,令以经郡及州,至省仍不理,乃诣闕申诉。” 2.诉说。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只此再不必申诉足下肺腑,怕夫人寻,我回去也。” 叶紫 《山村一夜》:“虽然这中间我的那愚懦的亲家公曾来过三四次,向我申诉过一大堆一大堆的苦楚。” 3.法律名词。诉讼当事人或其他有关公民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依法向法院或者检察机关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亦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政党、社团成员对所受处分不服时,向原机关(组织)或上级机关(组织)提出自己的意见。
诉苦sù kǔ 解释:诉苦 sùkǔ[pour out one’s grievances;give utterance to grief] 向人诉说自己的苦衷或自己所受的苦难 一个劲儿地诉苦叫屈 引用解释 向人诉说自己的困难或痛苦。《西游记》第五八回:“弟子无奈,只得投奔 南海 ,见 观音 诉苦。” 清 谭嗣同 《上欧阳中鹄书》之七:“ 娄尚书 回家严信,竟一文不肯捐,惟诉苦满纸而已。”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四:“现在各个车间都在诉苦,许多有问题的人敢于放下包袱了。”
诉说sù shuō 解释:诉说 sùshuō[tell;recount;inform] 述说 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回忆我的母亲》 引用解释 告诉;陈述。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叙问寒温,诉説真实。”《水浒传》第三二回:“次日辰牌起来,诉説路上许多事务,又説 武松 如此英雄了得。”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等 阿英 她娘把不幸的遭遇一一从头诉说给她听,她才了解个中情况。”
诉讼sù sòng 解释:诉讼 sùsòng[lawsuit;litigation;legal action] 法律名词。诉讼是人民或检察官请求司法官本着司法权作裁判的行为 民事诉讼 引用解释 向执法机关提出控告、申诉,要求评判曲直是非。《后汉书·陈宠传》:“ 西州 豪右并兼,吏多姦贪,诉讼日百数。” 宋 苏舜钦 《太子太保韩公行状》:“郡将 皇甫选 为世吏师,开公治状,叹伏不已,又貽之书而称美之。自是他邑诉讼之不决者,必属公平处。” 梁斌 《红旗谱》五一:“ 严知孝 不愿走动衙门,多管诉讼上的俗事。”
诉讼法sù sòng fǎ 解释:诉讼法 sùsòngfǎ
诉诸sù zhū 解释:诉诸 sùzhū[resort to] 按某种方式办理 诉诸法律行动
投诉tóu sù 解释:投诉 tóusù[write to state or request] 投状诉告 投诉信件增多 引用解释 1.投状诉告。《北齐书·魏收传》:“时论既言 收 著史不平, 文宣 詔 收 於尚书省与诸家子孙共加论讨,前后投诉百有餘人。”《新五代史·唐臣传·萧希甫》:“刑狱之冤者,何可胜纪。而匭函一出,投诉必多。” 2.谓投案自首。 许地山 《凶手》第二幕:“原来凶手是你这小厮,今日既然自己投诉,权免用刑。”
诉怎么读
訴、愬 sù
(1) (形声。本义:告状;控告)
(2) 同本义 [accuse;charge;complain]
诉,告也。——《说文》
负孝公之周愬天子。——《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
必东愬于齐。——《战国策·齐策》
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起诉;上诉;公诉;诉呈(诉状);诉权(起诉和诉原的权利);诉辩(申诉并辩白);诉牒(诉状);诉告(上诉;告状)
(4) 告诉,说给人听 [tell;relate;inform]
正遇延平二人,诉说前事。——《三国演义》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吾与并肩携长,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诉怨(对人诉说怨愤之情);诉长道短(原原本本地向人诉说);诉事(陈诉事情);诉屈(申诉冤屈);诉言(诉说)
(6) 求,求助 [resort to]。如:诉诸武力
(7) 有事实根据地说人坏话。通“愬 [slander]
取货于宣伯而诉公于 晋侯。——《左传·成公十六年》
公伯寮愬 子路于 季孙——《论语·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