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组词:固执、固执、固执己见、回执、明火执仗、仗义执言、争执、执笔、执法、执迷不悟、执拗、执勤、执行、执行主席、执意、执掌、执照、执政、执政党、执着、执著
固执gù zhí 解释:固执 gùzhí[stubborn;obstinate] 不轻易改变自己的认识,坚持到底 侍萍,你不要太固执。—— 曹禺《雷雨》 引用解释 1.坚持。《礼记·中庸》:“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汉书·谷永传》:“无使素餐之吏久尸厚禄,以次贯行,固执无违。”《宋书·王弘传》:“时内外多难,在丧者皆不终其衰,唯 弘 固执得免。” 2.坚持己见,不肯变通。《后汉书·韩棱传》:“ 竇太后 怒,以切责 棱 , 棱 固执其议。” 宋 王明清 《摭青杂说》:“汝自意如此,吾岂可固执,但后去或有不是处,不干我事。” 李準 《不能走那条路》:“他爹还是那样固执。”
固执己见gù zhí jǐ jiàn 解释:固执己见 gùzhí-jǐjiàn[adhere stubbornly to one's own opinion;persist in one's opinion;abide by one's own views] 坚持按照个人成形的偏见解释或办事 原则要坚持,非原则问题不要固执己见,要善于求同存异和妥协 引用解释 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宋史·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亦作“ 固执成见 ”。 茅盾 《子夜》九:“如果 荪甫 一定要固执成见,那就拉倒。”
回执huí zhí 解释:回执 huízhí(1) [a short note acknowledging receipt of sth.]∶向寄件人证明某种邮件已经递到的凭据,由收件人盖章或签字交邮电局寄回给寄件人 (2) [receipt]∶收据 引用解释 1.回条。 2.特指向寄件人证明某种邮件已经递到的凭据,由收件人盖章或签字交邮电局寄回给寄件人。
明火执仗míng huǒ zhí zhàng 解释:明火执仗 mínghuǒ-zhízhàng[armed robbery committed openly;armed attack with torches;carry torches and weapons in a robbery] 胆敢于夜间公然持火照明,携带器仗,入室抢劫。形容明目张胆地为非作歹,毫无顾忌 引用解释 打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做坏事。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二折:“我在这瓦窰居住,做些本分生涯,何曾明火执仗,无非赤手求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九回:“有一夜,无端被强盗明火执仗的抢了进来。一个个都是涂了面的,抢了好几千银子的东西;临走还放了一把火,亏得救得快,没有烧着。” 柯岩 《我的爷爷》诗:“爷爷说:‘嗯,明火执仗,来势汹汹,这哪里是什么派性,这是要颠覆无产阶级专政!’”
仗义执言zhàng yì zhí yán 解释:仗义执言 zhàngyì-zhíyán[speak out from a sense of justice] 凭据义理,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 引用解释 伸张正义,激昂陈词。《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此人姓 范 名 汝为 ,仗义执言,救民水火。” 鲁迅 《南腔北调集·又论“第三种人”》:“ 法国 的文艺家,这样的仗义执言的举动是常有的。”
争执zhēng zhí 解释:争执 zhēngzhí[dispute] 各持己见、互不相让地争论 他与那人有争执 引用解释 谓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宋 司马光 《议可札子》:“若群臣犹有固争执者,则愿陛下更加审察。”《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果然有此,即使万金,亦是兄弟的,小人并不敢争执。”《孽海花》第十九回:“呀,可了不得,早知是 金老伯 ,就是尊价逼人太甚,也不该给他争执了。”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二章:“过了河,大家随意付了渡钱,船家也不争执。”
执笔zhí bǐ 解释:执笔 zhíbǐ(1) [write]∶指写文章 (2) [do the actual writing]∶动笔拟订集体名义的文稿 那篇论文是全小组集体讨论、由他执笔的 引用解释 1.持笔。 汉 刘向 《列女传·珠崖二义》:“关吏执笔书劾,不能就一字。” 蔡元培 《养成优美高尚思想》:“然执笔按纸,画鸡画牛,有何用乎?” 2.引申为记录或写作。《魏书·山伟传》:“二十许载,时事荡然,万不记一,后人执笔无所凭据。”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四:“ 玄奘 法师翻译梵本经论,时 薛元超 、 李义府 问古今译义如何。师曰:‘ 苻坚 时 量瞿 译,中书侍郎 赵整 执笔; 姚兴 时 鳩摩罗什 译,安城侯 姚嵩 执笔。’” 鲁迅 《书信集·致施蛰存》:“近因搬屋及大家生病,久不执笔。” 3.书法术语。写毛笔字持笔的方法。 沉尹默 《学书丛话·几个问题的回答》:“我对于执笔,是主张用擫、押、钩、格、抵五字法。”详“ 执笔法 ”。
执法zhí fǎ 解释:执法 zhífǎ(1) [enforce the law]∶执掌法律;行使法律权力 执法不严使坏人有隙可乘 (2) [apparitor]∶执行法令的官吏 引用解释 1.执行或执掌法令。《周礼·春官·大史》:“大丧,执法以涖劝防。”《汉书·哀帝纪》:“至今有司执法,未得其中。”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公迁侍御,僕忝起居,执法记言,连行供奉,举目相见,为欢益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我前日认是奉公执法,怎知反被奸徒所骗?” 2.执法的官吏。 王莽 时曾改御史为“执法”。《史记·滑稽列传》:“执法在旁,御史在后。”《后汉书·伏湛传》:“﹝ 伏湛 ﹞至 王莽 时为绣衣执法。” 李贤 注:“ 王莽 改御史曰执法。” 宋 苏辙 《再催行役法札子》:“臣昨自蒙圣恩擢任执法,即尝首言其事。” 3.星名。《史记·天官书》:“南四星,执法。”《后汉书·王允传》:“自岁末以来,太阳不照,霖雨积时,月犯执法,彗孛仍见。” 唐 杨炯 《浑天赋》:“执法者,廷尉之曹,大臣之象。”
执迷不悟zhí mí bù wù 解释:执迷不悟 zhímí-bùwù[adhere stubbornly to errors] 对事物分辨不清。形容固执错误认识,不知悔悟 引用解释 固执己见,坚持错误而不觉悟。《梁书·武帝纪上》:“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赦。” 宋 岳飞 《奉诏移伪齐檄》:“如或执迷不悟,甘为叛人,嗾 桀 犬以吠 尧 ,詈猎师而哭虎,议当躬行天罚。”《红楼梦》第一一三回:“老爷太太原为是要你成人,接续祖宗遗绪,你只是执迷不悟,如何是好?” 巴金 《秋》四:“他暗暗地在责备这个年青人执迷不悟。”
执拗zhí niù 解释:执拗 zhíniù[obstinate;pig headed;willful] 坚持己见,固执任性 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二年》 脾气执拗 引用解释 亦作“ 执抝 ”。 1.坚持己见,固执任性。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 荆公 ﹞又曰:‘有 伊尹 之志,则放其君可也;有 周公 之志,则诛其兄可也;有 周 后妃之志,则求贤审官可也。’似此议论,岂特执抝而已,真悖理伤道也。” 清 李渔 《蜃中楼·龙战》:“当初是令姪女执拗,不肯与小儿成亲。”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个人这样闹闹脾气还不要紧,若治国平天下也这样闹起执拗的脾气来,那还成什么话?” 2.拦阻。《水浒传》第七二回:“ 李逵 守死要去,那里执抝得他住。”《明史·杨廷和传》:“ 江 左比岁不登,中官请遣官督织造…… 廷和 等不奉命,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帝趣益急,且戒毋瀆扰执拗。”
执勤zhí qín 解释:执勤 zhíqín[be on duty] 担任站岗、放哨、警卫等工作任务 执勤人员 引用解释 1.从事劳作。《东观汉记·梁鸿传》:“愿以身居作,主人许,因为执勤不懈。”《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私事,不辞剧易,所作必成,手迹整理,是谓执勤也。”《南史·后妃传上·齐宣孝陈皇后》:“ 宣帝 殂后,后亲执勤,婢使有过,皆恕而不问。” 2.执行勤务。如:战士们在江边执勤。
执行zhí xíng 解释:执行 zhíxíng(1) [execute;carry out]∶贯彻施行;实际履行 执行命令 (2) [undertake;agree to do sth.]∶承办;经办 执行案典 (3) [stick to moral integrity]∶坚守节操 黎庄夫人,执行不衰。—— 汉· 刘向《列女传》 引用解释 1.坚守节操。 汉 刘向 《列女传·黎庄夫人》:“ 黎庄夫人 ,执行不衰, 庄公 不遇,行节反乖。” 宋 范仲淹 《王公墓志铭》:“尝有交游,以言事被謫。朝之贵人皆切齿,公特率昆弟,祖宴都门,謫者拒之曰:‘无为子之累乎!’公曰:‘吾愿为党人,从而贬之,光矣!’此公之执行,不亦方乎!” 2.承办;经办。 唐 元稹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追得所没庄宅、奴婢文案,及执行案典 耿琚 、 马元亮 等检勘得实。” 唐 元稹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右,臣准前月日追得文案,及执行案典 赵明之 检勘得实。” 3.实施;实行。 李準 《耕云记》四:“我反正不理他,我想你总得执行决定。”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四章:“ 郭祥 知道,团长是再一次提醒自己,按照原定计划严格执行。”
执行主席zhí xíng zhǔ xí 引用解释 开会时由主席团在成员中推举的轮流主持会议的人。《人民日报》1986.3.25:“今天的会议通过了执行主席分组名单。”
执意zhí yì 解释:执意 zhíyì[insist on] 坚持己见 执意要与他们同去 引用解释 坚持自己的意见。《后汉书·宦者传·曹节》:“ 节 弟 破石 为越骑校尉,越骑营五百妻有美色, 破石 从求之,五百不敢违,妻执意不肯行,遂自杀。”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俄而棺至, 李 尚冀其悔,喻之如初,妇人执意弥坚。”《红楼梦》第四九回:“那婶母虽十分不肯,无奈 贾母 执意不从,只得带着 李纹 、 李綺 在稻香村住下了。” 柯岩 《阳光和风雨谱写的歌》四:“ 高士其 同志执意不肯,紧紧攒着儿童剧院给他送去的票,谁也无法从他手中取出。”
执掌zhí zhǎng 解释:执掌 zhízhǎng[wield;be in control of] 掌握;管理 执掌兵权 引用解释 掌管;掌握。 元 无名氏 《翫江亭》第三折:“偌大的个家当,俺娘女每怎生执掌的住。” 清 李渔 《巧团圆·买父》:“况且为父的人,就是一家之主,银钱入出,都该是为父的执掌,所以就烦爹爹代收。”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五章五:“这三位小角色再加上秘书长的 张厉生 ,事实上执掌着政治部内政大权。”
执照zhí zhào 解释:执照 zhízhào(1) [license]∶由政府主管部门正式签发的许可证件或牌照 营业执照 (2) [certificate]∶证据;证明 引用解释 1.官府所发的文字凭证。《元代白话碑集录·永寿吴山寺执照碑》:“重审得:前项地土并无违碍,合行给付本人执照。” 清 褚人穫 《坚瓠七集·批执照》:“ 何敬卿 既告 陈海楼 ,又恐诸御史以他事中伤之,復诉于 海刚峯 ,求批一执照。” 2.今多指由主管机关发给的准许做某项事情的凭证。如:施工执照;驾驶执照。 3.泛指证明;凭据。 元 无名氏 《东平府》第四折:“ 吴学究 云:‘你可有甚执照那?’” 元 无名氏 《东平府》第四折:“ 关胜 云:‘……后面 杨衙内 领着人马赶将来,俺与他当时打退,就擒了他每来,以为执照。’”《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只把一个鈿盒儿分做两处,留与侄儿做执照。”《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要过龙的写了议单,又讨个许赎的执照。”
执政zhí zhèng 解释:执政 zhízhèng(1) [be in power;be in office;be at the helm of the state]∶掌管国家政事 自执政以来。——清· 张廷玉《明史》 执政党 (2) [ranking official]∶掌握国家大权的人 执政阴沮之。——清· 张廷玉《明史》 (3) [person in charge]∶主管某一事务的人 引用解释 1.掌管国家政事。《左传·襄公十年》:“有灾,其执政之三士乎?”《新唐书·朱敬则传》:“及执政,每以用人为先,细务不省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六:“叔姪相继执政,俱死事,士论所嘉。” 2.掌握国家大权的人。《左传·襄公十年》:“晨攻执政于西宫之朝。” 宋 王安石 《沉内翰墓志铭》:“平居闭门,虽执政,非公事不輒见也。” 叶圣陶 《倪焕之》十九:“他一方面愤恨执政的懦弱和卑污,列强的贪残和不义,一方面也痛惜同胞的昏顽和乏力。” 3.主管某一事务的人。犹执事。《左传·昭公十六年》:“ 孔张 后至,立于客间。执政御之,适客后。” 杜预 注:“掌位列者。”《国语·晋语五》:“寡君使 克 也,不腆敝邑之礼,为君之辱,敢归诸下执政,以憖御人。” 韦昭 注:“执政,执事也。” 4. 宋 金 某些高级官员的通称。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官制》:“今官制復古,而枢密之职如旧,与三省长官通谓之执政矣。”《金史·苏保衡翟永固等传赞》:“ 金 制……右右丞、参知政事,是谓执政。” 5.北洋军阀时期的官职名。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 皖 系军阀 段祺瑞 组织临时政府,任“执政”。 6.执正,主持正义。《后汉书·桓典传》:“是时宦官秉权, 典 执政无所回避。”
执政党zhí zhèng dǎng 解释:执政党 zhízhèngdǎng[the party in power] 执掌国家权力的党派 引用解释 代表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政党。
执着zhí zhuó 引用解释 亦作“ 执着 ”。 1.原为佛教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百喻经·梵天弟子造物因喻》:“诸外道见是断常事已,便生执著,欺誑世间作法形象,所説实是非法。” 唐 白居易 《传法堂碑》:“凡夫无明,二乘执著。” 2.泛指固执或拘泥,亦指对某种事物追求不舍。《水浒传》第二二回:“我只怕 雷横 执着,不会周全人,倘或见了兄长,没个做圆活处。” 茅盾 《关于<遥远的爱>》:“对于人生的热爱,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这也是对的。” 见“ 执著 ”。
执著zhí zhuó 解释:执著 zhízhuó[persist in] 即“执着”。佛教指专心注意人世间事物而不能超脱,后来泛指固执或拘泥 凡夫无明,二乘执着。——白居易《传法堂碑》
执怎么读
執 zhí
(1)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2) 同本义 [arrest]
执,捕罪人也。——《说文》
而妻妾执。——《礼记·檀弓》。注:“拘也。”
使执连尹。——《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
遂袭虞,灭之,执 虞公。——《左传·僖公五年》
被执至南门。——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3) 又如:执命(讨命;索命);执讯(捉命并加以审问);执囚(拘捕囚禁);执问(拘留讯问);执狱(治狱;审判案件)
(4) 拿;持 [hold]
执之用黄牛之革。——《易·遯》
执君之乘车。——《礼记·少仪》。注:“执辔也。”
执竞武王。——《诗·周颂·执竞》。笺:“执,持也。”
执束帛。——《礼记·曾子问》
献琛执贽。——《文选·张衡·东京赋》
执干戚舞。——《韩非子·五蠹》
执叶伺蝉。——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居左者手执蒲葵扇。——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
东坡右手执卷端。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执圭端拱(双手拿圭拱捧于胸前);执鞭弭(为人驾驭车马,充当保镖);执锐(手持兵器);执桴(拿起鼓槌);执拂(手执拂尘);执玉(手捧玉器);执杖(手持丧棒);执圭(以手持圭)
(7) 操持;执行 [go in for;carry out]
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汉书·叔孙通传》
(8) 又如:执作(操作;劳作);执役(服役人员;工作人员);执料(操持,照料);执威(施行刑罚);执务(操持,担任);执职(从事某专职;服役)
(9) 主持;掌管 [take charge of]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执狱牢者无病。——《淮南子·说山训》
(10) 又如:执专阃外(执掌镇守国家边关的权力);执正(主持公道);执炊(掌管炊事,做饭);执把(把持;掌管;拿着);执事人(主管具体事务的人)
(11) 掌握;控制 [control]
公子执辔愈恭。(执辔:握着驭马的缰绳。)——《史记·魏公子列传》
(12) 又如:执服(慑服,因畏惧而服从);执持(握持,控制,掌握);执权(掌握权柄)
(13) 固执;坚持 [stick to]
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荀子·儒效》
(14) 又如:执迷不化(固执己见,不知变通);执泥一见(固执一义,不知通权变达);执告(执意求告);执违(执意违抗);各执己见;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掌握根本之道)
(15) 取得 [achieve;acquire;gain;get]
是皆不足以执信也。——马中锡《中山狼传》
(16) 判断 [ascertain;judge;decide]
请诵其所闻,而吾子自执也。——《礼记·乐记》
(17) 又如:执狱(审判案子)
(18) 堵塞 [block]
子玉使 伯棼请战,曰:“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19) 结下,结成 [incur;forge;become]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国语·越语上》
(20) 又如:执怨(结怨,抱急);执仇(结仇)
(21) 对待 [treat with]
貌执之士者百有余人。——《荀子》
词性变化
執 zhí
详细解释:
(1) 至交,好友 [the best friend;the most intimate friend]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杜甫《赠卫八处士》
(2) 凭单 [receipt]。如:执凭文帖(有官府印信的公文);执结(具结证明);执证(凭证);回执;收执
(3) 姓
執 zhí
相当于“用”、“凭” [with]
执古可以御今,证今可以知古。——《云笈七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