袄的拼音:ǎo 袄的部首:衤笔画数:9五笔输入法:putd
袄组词:
袄教 袍袄 袢袄 凤袄 纸袄 黄袄 衲袄 披袄 絮袄 短袄 袄子 胖袄 肨袄 棉袄 皮袄 夹袄 夾袄 箭袄 铠袄 襦袄 青衲袄 金袄子 黄绵袄 红衲袄 红袄军 锦袄子 鸳鸯战袄
袄教【拼音】: ǎo jiào【解释】: (xiānjiào)见〖拜火教〗。
袍袄【拼音】:páo ǎo【词语解释】:1.袍和袄。古代军戎服饰。指比铠甲轻便的战袍和战袄。盛行于六朝,唐宋因之。 2.袍和袄。隋唐官定常服。
袢袄【拼音】:pàn ǎo【词语解释】:一种有衬里的对襟夹衣。
凤袄【拼音】:fèng ǎo【词语解释】:绣有凤凰花饰的绸袄。为古代妇女受皇帝赐封所穿。
纸袄【拼音】:zhǐ ǎo【词语解释】:纸制的有衬里的上衣。古代道家﹑隐士或贫民常有衣之者。
黄袄【拼音】:huáng ǎo【词语意思】:见“黄绵袄子”。
衲袄【拼音】:nà ǎo【词语解释】:一种斜襟的夹袄或棉袄。
披袄【拼音】:pī ǎo【词语解释】:穿在外面的上衣,大多是夹层的或棉的。如:公受珠,纳所著披袄中,纫之。——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絮袄【拼音】:xù ǎo【词语解释】:内充丝绵或棉絮的冬季上衣。
短袄【拼音】:duǎn ǎo【词语解释】:有衬里的短上衣。
袄子【拼音】:ǎo zǐ【词语解释】:即袄。
胖袄【拼音】:pàng ǎo【词语解释】:1.棉上衣。元明时亦专指边防将士或锦衣卫的冬服。 2.一种戏剧服装。传统戏中演花面者身须魁梧﹐方显威严﹐其袍内衬着的厚棉马甲﹐即名胖袄。
肨袄【拼音】:pàng ǎo【词语解释】:大棉袄。
棉袄【拼音】: mián ǎo【解释】: 絮了棉花的上衣。
皮袄【拼音】: pí ǎo【解释】:1.兽皮做的上衣。【首字母】:P【字母简称】:PA
夹袄【拼音】: jiā ǎo【解释】:1.双层的上衣。【首字母】:J【字母简称】:JA
夾袄【拼音】:jiā ǎo【词语解释】:夹袄。
箭袄【拼音】:jiàn ǎo【词语解释】:射士穿的短袄。
铠袄【拼音】:kǎi ǎo【词语解释】:铠甲袍袄。借指战士。
襦袄【拼音】:rú ǎo【词语解释】:古代妇女日常所穿的短上衣。
青衲袄【拼音】:qīng nà ǎo【词语意思】:补缀过的青色夹衣﹐指贫民之服。亦借指贫民。
金袄子【拼音】:jīn ǎo zǐ【词语意思】:蛤蟆的一种。
黄绵袄【拼音】:huáng mián ǎo【词语意思】:见“黄绵袄子”。
红衲袄【拼音】:hóng nà ǎo【词语解释】:1.红色的补缀上衣。袄是有衬里的夹衣或棉衣。 2.曲牌名。南北曲都有。北曲属黄钟宫,一名《红锦袍》。南曲属南吕宫。
红袄军【拼音】: hónɡ ǎo jūn【解释】: 金末山东、河北农民起义军,因穿红袄得名。
锦袄子【拼音】:jǐn ǎo zǐ【词语解释】:1.蛤蟆皮。 2.指一种蛤蟆。
鸳鸯战袄【拼音】:yuān yāng zhàn ǎo【词语解释】:明代的一种战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