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确定积的位置。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
笔算
请一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新课讲授
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
探究算法
让学生尝试估算的结果。
学生可能出现的估算方法:
把145看作150,12看作10,。
把145看作140,12看作10,。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计算呢?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尝试用竖式计算。
教师巡视各小组的计算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竖式计算过程,并讲解计算思路。
教师结合学生的展示,进行详细讲解: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2去乘三位数145,,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1去乘三位数145,,这里的1表示1个十,所以得数的末位要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数位对齐,以及每次相乘的积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上的“做一做”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解决问题:学校要为图书馆增添两种新书,每种买3套。其中一种每套125元,另一种每套18元,一共要花多少钱?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让学生分享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五)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八第1、2、3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意义,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熟练准确地进行计算。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
难点:正确处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参观博物馆,一共有12个班,平均每个班有35名同学,每张门票145元,这次参观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先计算,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二)探究新知
教学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把35拆分成,。
方法二:列竖式计算。
请用竖式计算的学生上台板演,并讲解计算过程。
教师结合学生的板演,详细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5去乘三位数145,,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3去乘三位数145,,这里的3表示3个十,所以得数的末位要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步骤:
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个位对齐。
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
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教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课件出示: 和
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两道题,教师巡视指导。
针对,强调因数中间有0时,也要依次相乘,不能漏乘。
针对,讲解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完成课本上的竖式计算练习题,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
提高练习
解决问题: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速度是125千米/时,用了18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如果回来时只用了15小时,回来时的速度是多少?
拓展练习
已知,如果A扩大3倍,B不变,则积是多少?如果A不变,B缩小5倍,则积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及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要点。
鼓励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的疑问。
(五)布置作业
书面作业:课本练习册相关习题。
实践作业:调查生活中用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三)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通过对不同算法的探究,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和运算能力。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特别是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定位。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口算
笔算
请学生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授
呈现例题
课件出示:某小区为改善环境,要购买树苗,每棵树苗168元,准备买32棵,一共需要多少钱?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估算
让学生先估算的结果。
学生可能把168看作170,32看作30, 。
笔算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边板书边讲解:
先用32个位上的2去乘168,,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
再用32十位上的3去乘168,,这里的3表示3个十,所以积504表示504个十,末位要与十位对齐。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数位对齐和进位问题。
归纳算法
引导学生回顾计算过程,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个位对齐。
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
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做一做”题目,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反馈。
数学诊所:判断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错在哪里,并改正。
(错误,十位上的2乘134得268个十,应该与十位对齐,正确结果是3082)
解决问题:学校要为多媒体教室配备新桌椅,一套桌椅185元,需要购买24套,一共需要多少钱?
(四)课堂小结
请学生说一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完善,再次强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八第5、6、7题。
思考:如果一个因数的中间有两个0,另一个因数是两位数,计算时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