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之一
初读《朝花夕拾》,宛如漫步在一条幽静的时光回廊,鲁迅笔下的往昔岁月,带着温暖与沧桑,缓缓在眼前展开。
这部散文集,是鲁迅对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生活的回忆。书中没有跌宕起伏的宏大叙事,却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充满趣味的场景。百草园,那个充满生机与神秘的乐园,是鲁迅童年的天堂。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每一样事物都被赋予了生命,充满了童趣。在那里,他听油蛉低唱,看蟋蟀弹琴,翻断砖找蜈蚣,按斑蝥脊梁,还在雪地里捕鸟。这段描写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天真烂漫、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男孩,在百草园中尽情奔跑嬉戏,享受着无忧无虑的时光。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的童年,那些在乡下田野间捉蝴蝶、掏鸟窝的日子,同样充满了无尽的欢乐与自由。
书中的人物形象也跃然纸上,令人难以忘怀。寿镜吾先生,那位方正、质朴、博学的老师,虽然教学方式有些古板,但他对学生的认真负责和深厚的学识,让人肃然起敬。还有阿长,这个善良但又有些唠叨、迷信的保姆,她为鲁迅买来《山海经》的情节,深深打动了我。一个大字不识的保姆,却能费尽心思为小主人找到梦寐以求的书,这份关爱与用心,在平凡中彰显出伟大。
然而,在这些温馨美好的回忆背后,也隐藏着鲁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封建礼教所宣扬的愚孝故事,让鲁迅感到反感与恐惧,揭示了封建孝道对人性的扭曲和毒害。《藤野先生》里,通过描述日本留学生的不学无术以及对中国人的歧视,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落后和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同时也表达了鲁迅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救国道路的探索。
读《朝花夕拾》,我看到了鲁迅丰富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童年纯真时光的怀念,对亲人和师长的深情眷恋,也有对黑暗社会的愤怒批判和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这本书不仅仅是个人的回忆,更是那个时代的缩影,让我们透过文字,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感受到先辈们在困境中挣扎与奋进的精神。它教会我们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同时也要铭记历史,努力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朝花夕拾》读后感之二
翻开《朝花夕拾》,就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鲁迅内心世界的大门,跟随他的笔触,我走进了一段充满温情与思考的往昔岁月。
这部作品以回忆为线索,将鲁迅不同时期的经历串联起来,展现了他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像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描绘着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人情世故以及作者的心路历程。
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那片充满自然气息和童真童趣的乐土,在鲁迅的笔下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园中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充满了生命力,成为了鲁迅童年最好的伙伴。在那里,他可以自由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享受着无拘无束的快乐时光。而三味书屋,则代表了鲁迅接受传统教育的阶段。虽然学习生活相对枯燥,但寿镜吾先生的严谨治学和独特教学方法,也让鲁迅受益匪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从天真烂漫的童年走向知识殿堂的转变,这其中既有对过去自由生活的留恋,也有对新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还刻画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阿长,这位朴实善良的保姆,虽然有着许多缺点,但她对鲁迅的关爱却是真挚而深沉的。她睡觉摆“大”字的憨态可掬,讲述长毛故事时的绘声绘色,尤其是为鲁迅买来《山海经》时的那份执着与用心,都让这个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充满了人性的光辉。还有藤野先生,他毫无民族偏见,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严谨的教学态度和高尚的人格品质,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为鲁迅在艰难求学道路上的精神支柱。
除了对美好回忆的珍视,鲁迅在书中也毫不留情地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无常》中,通过对民间传说中无常形象的描写,揭示了现实社会中所谓“正人君子”的虚伪和丑恶,表达了对公平正义的向往。《父亲的病》则深刻地揭露了庸医误人的社会现象,以及封建迷信思想对人们的毒害,让读者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黑暗与无奈。
读完《朝花夕拾》,我感慨万千。鲁迅用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将过去的经历化作了一篇篇动人的篇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这本书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现实的启示,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朝花夕拾》读后感之三
《朝花夕拾》,这本承载着鲁迅往昔记忆的散文集,宛如一坛陈酿的美酒,越品越觉韵味悠长,令人沉醉其中。
阅读这本书,仿佛跟随鲁迅一同踏上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程。从充满奇幻色彩的百草园,到严肃刻板的三味书屋;从和蔼可亲的阿长,到治学严谨的藤野先生……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在鲁迅细腻的笔触下栩栩如生,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百草园无疑是书中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在那里,自然万物都充满了神奇与乐趣。鲁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轻捷的叫天子、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这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在他的笔下却充满了生命力,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幻想的儿童乐园。在这里,鲁迅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尽情地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探索未知的世界。这种对童年纯真岁月的怀念之情,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不禁回忆起自己童年那些美好的瞬间,那些在田野里奔跑、在树林中玩耍的日子,同样充满了无尽的欢乐和对世界的好奇。
书中的人物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长,这个普通的保姆,虽然有着许多小毛病,如迷信、唠叨、睡相不好等,但她的善良和对鲁迅的疼爱却让人感动不已。她为鲁迅买来《山海经》的情节,是书中最温暖人心的片段之一。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却能为了满足孩子的心愿,不辞辛劳地四处寻找,这份真诚的爱,跨越了时空,触动了读者的心灵。藤野先生则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遇到的一位良师。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对待学生认真负责,关心鲁迅的学业和生活。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人格品质,不仅影响了鲁迅的一生,也成为了无数读者心目中的楷模。
然而,《朝花夕拾》并非只是简单的怀旧之作,它还蕴含着鲁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通过对封建孝道故事的剖析,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表达了对这种腐朽观念的强烈不满。在《范爱农》中,通过描写范爱农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知识分子的迷茫和痛苦,以及社会的黑暗与混乱。这些文章让我们看到了鲁迅作为一位思想家的敏锐洞察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好书。它让我们在感受鲁迅童年的欢乐与温馨的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苦难。它教会我们要珍惜美好的回忆,更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勇敢地面对现实,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