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诗歌文学内容页

寄李儋元锡诗歌鉴赏含答案解析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浮云变,此心孤月悬。

贫病交加催我老,故乡遥远思人。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一、诗歌主旨 这首诗是韦应物写给友人李儋、元锡的作品。

诗人通过叙述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感慨世事变迁、自身贫病交加的处境,同时表达了对友人来访的期盼,展现出真挚的友情以及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二、诗句赏析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赏析:这两句运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

去年花开时节与友人分别,如今又是花开之时,时光匆匆流逝,一年已过。

“花里逢君别”点明分别的美好场景,“今日花开”则强调时间的轮回,在看似平常的叙事中,蕴含着深深的思念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作用:开篇点题,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自然地引出下文对别后种种情况的叙述。

“世事浮云变,此心孤月悬” 赏析:“世事浮云变”将世间万事比作飘忽不定的浮云,形象地写出了世事的变幻无常。

“此心孤月悬”则把自己的心境比作高悬天际的孤月,孤独、皎洁。

这两句形成鲜明对比,以动荡的世事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坚定与孤独。

作用: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既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又突出了自己在纷繁世事中坚守本心的高洁品质。

“贫病交加催我老,故乡遥远思人” 赏析:“贫病交加”直接道出诗人目前艰难的处境,贫困和疾病缠身使得诗人感觉自己衰老得更快。

“故乡遥远”则抒发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距离故乡路途遥远,更增添了内心的愁绪。

“思人”中的“人”既包含故乡的亲人,也涵盖远方的友人,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内涵。

作用:具体阐述了诗人内心愁苦的原因,使读者更能体会到他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痛苦,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赏析:听说友人想要前来探望自己,诗人满心期待,多次登上西楼仰望明月,盼望着友人早日到来。

“望月几回圆”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等待过程中的急切与执着,月圆月缺,时间在等待中流逝,而思念和期盼却愈发浓烈。

作用:以景结情,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急切盼望之情推向高潮,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韵味悠长。

三、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象(如花开、月悬)的描写,又有对人生境遇(贫病、思乡)和内心情感(思念、期盼)的抒发,情景相互交融,浑然一体,使诗歌富有感染力。

对比手法的运用:如“世事浮云变”与“此心孤月悬”,将世事的多变与内心的坚定相对比;“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通过时间上的今昔对比,突出了时光流逝和思念之情。

对比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情感张力。

语言质朴自然:整首诗语言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但用词精准,情感真挚,以简洁的文字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体现了韦应物诗歌质朴自然的风格特点。

四、答案解析(假设常见题型) 题目示例 “世事浮云变,此心孤月悬”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世事”比作“浮云”,把“此心”比作“孤月”。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世事的变幻无常和诗人内心的坚定与孤独,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以及在纷繁世事中坚守本心的高洁品质。

解析:首先明确修辞手法为比喻,然后分别指出本体和喻体。

接着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写出了世事和内心怎样的特点,最后阐述所表达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案:①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从“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及“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等句可看出;②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如“世事浮云变”;③贫病交加的愁苦,“贫病交加催我老”直接体现;④对故乡的思念,“故乡遥远思人”表明了这种情感。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需逐句分析诗歌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提炼其中蕴含的情感。

按照不同情感类别进行归纳总结,确保要点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