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起承转合
【拼音】:qǐ chéng zhuǎn hé
【简拼】:qczh
【解释】:起:开头;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转折;合:结束。泛指文章的做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形式。
【出处】:清·金圣叹《西厢记读法》:“有此许多起承转合,便令题目透出文字。”
【示例】:然而不得已,也只好~,上台去说几句。 鲁迅《而已集·通信》
【近义词】:承上启下
【语法】:作谓语、宾语;泛指文章的做法
【顺接】:合不拢嘴 合两为一 合二为一 合从连横 合从连衡 合刃之急 合家欢乐 合异离坚
【顺接】:百年好合 悲欢离合 表里相合 不谋而合 承嬗离合 楚歌四合 大开大合 道同义合
【逆接】:比肩并起 长眠不起 尘头大起 沉滓泛起 沉疴难起 楚歌四起 此伏彼起 从何说起
【逆接】:起令随令 起例发凡 起偃为竖 起兵动众 起凤腾蛟 起居万福 起居无时 起居舍人
1、“起承转合”是一个常见的形式美结构,在早期人类的音乐、绘画、祭祀等活动中就已经开始运用了。
“起承转合”说直白点,就是指:开始、干、高潮、结束。
看到这里,有些不够单纯的朋友,肾里会浮现出不可描述的画面。
是的,你们没想错。
我的体育老师说:这个形式美结构,就是来自于人类的性生活。
(佛洛依德一拍大腿:哎~我去!)
2、“起承转合”,开始主要运用在音乐中。
后来随着文字的发明,书写工具的进步,“起承转合”就被一本正经的引借到写作中了,比如元代范德玑在《诗格》中首先提出诗歌创作的“起承转合”。
(其实,我的体育老师所做的事情,和范德玑一样,都是不断的将音乐、绘画中的形式美,往写作中引借。)
3、只有先理解了“起承转合”,才能更好的应用在写作中。
我的体育老师建议先在音乐中去理解,会比较容易一些。
无论是古典的现代的,传统的流行的歌曲,基本都是“起承转合”的形式美结构。随便打开一首歌,开始听吧。
起=前奏:营造气氛,构建调式。
承=主歌:铺陈叙事,积累情绪。
转=副歌:叠加高潮,宣泄情绪。
合=尾段:回归叙事,辄止留白。
带着上面这段话,仔细的去听歌,听着听着,就会有感觉了。
然后带着这个感觉去写作吧。
4、那天,音乐老师和体育老师抢车位。
音乐老师一怒之下骂道:听说你丫的在语文课上讲美术?你有种今天在语文课上讲音乐!
体育老师莞尔一笑,随即在语文课上,不仅讲了音乐,还顺带着讲了点生理卫生。
害得生理卫生老师在教务处里,指天发誓:从来没和体育老师争过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