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来,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夜间急诊常见有小儿父母因小儿哭闹不安来诊,有些父母不以为意,直至小儿出现果酱样便才来诊或者从外院转入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经过门诊检查,近段时间患小儿“肠套叠”的不在少数,且有部分小儿因套叠时间过长,导致最终不得不手术治疗。
什么是小儿“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80%患儿发病年龄在2岁以内,其中4-11个月的婴儿最常见。发病季节与胃肠道病毒感染流行相一致,以春秋季多见。
小儿“肠套叠”有什么症状?
急性肠套叠常常伴有腹痛,主要表现为既往健康的孩子突然发作剧烈的阵发性肠绞痛,哭闹不安,屈膝缩腹、面色苍白、拒食、出汗,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后,腹痛缓解,安静或入睡,间歇10~20分钟又反复发作。呕吐、血便、腹部包块等症状,早期一般情况尚好,随着病程延长,病情逐渐加重,并发肠坏死或腹膜炎时,全身情况恶化,常有严重脱水、高热、嗜睡、昏迷及休克等中毒症状。腹部B超检查横断扫面可见“同心圆”或“靶环征”图像,纵断扫面可见“套筒征”,空气灌肠能清楚看见套叠头的块影,并可同时进行复位治疗。
急性肠套叠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一旦确诊需立即进行复位。其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空气灌肠、钡剂灌肠复位三种方法;肠套叠超过48~72小时,或虽时间不长但病情严重疑有肠坏死或穿孔者需手术治疗。5%~8%患儿可有肠套叠复发,灌肠复位比手术复位的复发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