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生理发育和智力发育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宝宝要了解这个世界,就需要有能力与周围进行接触,而且要通过四处走走看看来了解这个世界。那么,宝宝的智力发育究竟有哪些特征呢?
认识或者说是思维不是来源于单纯的客体,也不是来源于单纯的主体。而是来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之间,是主体和客体相互左右的结果。也就是说宝宝与外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这也是目前我们了解个体心理发育最完善的理论框架。
此外,瑞士心理学家JeanPiaget的认知和发展理论加深了我们对宝宝智力发育的理解,他认为宝宝是用行动来探索整个世界的,并且会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其他人的行为来形成各种思想。
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并不是靠着一个又一个的事实积累的,反而是通过阶段来进行的,宝宝发育的每个阶段与前一个阶段都是有着质的区别。所以宝宝对外部信息的处理方式是不同于一般的儿童,而儿童又是不同于青少年和成人的。
根据JeanPiaget的理论,0~2岁的孩子处于感觉运动阶段,这个时期孩子的主要活动是感知事物,其次是通过行动探索世界。在这一阶段之初,几乎没有什么思想交织在孩子看到、听到或做到的事情当中。
初生婴儿一开始的行为——踢腿、玩手指——只是为了活动活动,而不是为了完成什么事情。渐渐的,婴儿的活动开始指向外部环境。接着,婴儿重复某个行动来观察环境中的变化。
到了8-12个月的时候,宝宝就开始学会如何运用事物的反应来达到目的或者解决问题。宝宝开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知道怎样才能达到目的。
宝宝对于世界的很多了解都是通过玩游戏获得的,而且他的记忆是比较有限的,只有慢慢的才能够回忆起一件东西或者一个人。这其实说明宝宝对于探索外部世界是有着天生欲望的,也就是说宝宝的智力发育是通过不断与外界的碰撞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