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受挫能力强,将来在社会中就能更好的接受各种挑战,有所作为。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他们的受挫能力呢?
1、给予孩子正确的评价
家长千万不要随便夸孩子“聪明”、“漂亮”,因为这类词语孩子自己根本无法掌控。而“勇敢”是个特别好的词语,为且要把这个词的含义准确解读给他:勇敢不是你敢吃妈妈给你的漂亮蛋糕,因为你本来就很喜欢做这件事;原本害怕失败、不敢做但还能去做,那才叫勇敢。
生活中,只要孩子有细小的克服,我们就应及时肯定他是勇敢的。也可以用“坚持”、“努力”等孩子自己可以掌控的词语评价他们。倘若夸他“聪明”,那么将来孩子一旦遭遇失败,他们就不知道如何让自己聪明了,更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变得不自信。
2、不要拿别人跟孩子比较
对自己感觉良好是孩子的本性,他们不会拿别人的优秀给自己造成压力,其挫折感主要源于想把事情做好的愿望实现不了的过程,一旦愿望实现了,他们就会立刻笑口颜开。
但是,当孩子的无意行为被家长有意的进行比较之后,孩子就学会了关注结果。被表扬的孩子会认为自己应该比别人强,当别人比自己做得好的时候就无法接受。而被贬低的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做这件事不如别人,进而使做事本身的乐趣丧失了。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要教会孩子跟自己过去比较,告诉他们现在做的好并不代表以后都能做好,原因在于,每个人学习的时间长短、爱好都有所不同。
3、不要轻易代劳
当孩子做一件事以失败告终时,家长们千万不要轻易代劳。一个两三岁的孩子会扔掉你给的东西,因为他想要的是自己能捡起来。
事实上你捡起来给他,并不能使他立刻转变情绪,反而会让他有挫折感。假如此时你还辩解说:“宝宝捡不到,妈妈帮你捡。”长此以往,他就会丧失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的韧性,下回他遇到不难的事情也会习惯地说:“宝宝不会,妈妈帮我做吧。”
4、鼓励孩子做事有始有终
不管家长如何尊重孩子的感受,依旧会有数不清的时候不得不阻止孩子做他想做的事情,或者叫他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然而对于必要的强迫事件,同样也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绝佳时机。比如画画,他可以不喜欢画画、不学习画画,但是当他开始画了,就应该将这幅画画完整。
若他画了一半就失去了兴趣而不想继续画了,此时我们要告诉他,需要把画画完。此处的强迫并非硬生生地把孩子拉回来按着他画,而是需要我们去引导他,比如告诉他,没画完的画就如同没吃饱的孩子会哭泣,以此调动孩子的责任心,促使他完成。
5、不要因孩子闹情绪而训斥
当孩子做不好一件事开始哭闹时,有的家长看到就会很恼火,认为孩子这是在无理取闹,甚至还觉得他没出息,接下来就会对其大声训斥:你看看你,就这么点事,也值得哭!
家长此举只是针对孩子的情绪进行指责,而并没有帮助孩子解决实际问题。如此日子长了,家长的负面评价就会融入孩子的自我评价中,遇到问题便认定自己没有解决的能力,总是想方设法去躲避。
家长们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将教育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处,抓住每个教育机会,使孩子真正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