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孩子缺钙就会引发佝偻病,究竟佝偻病的症状有哪些呢?如果是患上佝偻病了,又应该如何治疗呢?育儿网小编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佝偻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让孩子恢复原本健康的身体。
佝偻病患儿的表现:早期有烦躁爱哭、睡眠不安,在哺乳和睡觉时爱出汗,汗有酸味,并刺激头皮发痒,于是在枕头上摩擦而出现后头部环状脱发,称为“枕秃”。这些症状出现在2-3个月的婴儿,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就会逐渐出现骨骼症状。4-6个月的小儿,颅骨生长快,会因钙质沉着少而出现颅骨软化,用手按压时犹如像压在乒乓球上的感觉。8-9个月以后,头可呈方形或马鞍状畸形,骨缝加宽,骨边缘发软,囟门较大,至18个月时仍未闭合。出牙晚且顺序不规律。相继出现“串珠肋”(即在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如珠)和“鸡镯”,也可伴有肋骨下缘外翻,腕部及踝部骨骼膨大,形如手、脚镯。会走后可出现“X”和“O”形腿。
此外,患儿腹部膨大,头发稀疏干枯,动作和智力发育均慢。佝偻病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比如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多晒太阳等。这其中最有效而简单易行的方法则是阳光浴。适量的紫外线不仅能使皮肤制造维生素D,帮助小儿对钙、磷的吸收,使骨骼长得结实,而且还可以活跃全身功能,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防止贫血。同时紫外线还有杀菌消毒作用。每天晒太阳最好的时间是上午9点以后,下午4-5点钟以前。每天不少于2小时。夏天应在树荫下,避免日光直射。但不要隔着玻璃晒,因为玻璃、烟尘、衣服都能阻挡紫外线穿过,故接受日光照射时,尽量使皮肤更多地暴露在阳光下。